核心提示:
水是城市的命脉和灵魂,建市35年来,石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务工作,把解决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工作。石狮水务人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以水润万物的奉献精神、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在曲折中奋发图强,在发展中开拓创新,着力做好“水文章”,努力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1 历程:开拓奋进谋发展
1987年,当时的石狮自来水厂是全省第一座镇办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仅4000吨。
1990年9月,山兜水厂建成投入运行,石狮供水彻底改变了建市前供水能力低,且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的局面。
1996年12月,20万吨自来水厂竣工运行,并由市区向祥芝、永宁两镇供水。供水水质出厂综合合格率长期达98%以上,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
1997年12月,供水公司开始向蚶江镇、石湖码头和“黄金海岸度假村”供水。1999年5月,供水公司接管“祥芝镇自来水公司”, 并于2002年实施改造,日供水能力由2万吨提高到4万吨,专门制取工业用水,专供大堡、伍堡两个工业区。此时,石狮供水已然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
1998年12月23日,总投资2.2亿元的引水一期工程动工,该工程全长15.3公里,号称石狮市的“南水北调工程”,难度大、要求高、工期长,前期审批手续庞杂,沿途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建设者们以不畏艰辛、敢打必胜的精神,攻坚克难,齐心协力铸就石狮供水的“生命线”。2001年12月6日,石狮引水一期工程竣工通水,水厂原水水质情况得到极大改善,结束了石狮人喝“脏水”的历史,开创了石狮人优质用水的新历史。
2013年7月,总投资8.24亿元、管线总长32公里、历时4年建设完成的引水二期工程及配套的赤湖水厂投入运行,石狮市结束了每年用水高峰期,沿海三大工业区被迫实行分片供水的历史。全市初步形成双水源和双水厂互备互补的供水格局,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4年12月,石狮市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自来水供应及服务覆盖全市城乡所有村居,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2017年7月,我市深化市属国企实体化改革,供水公司划归产投集团,在产投集团的坚强领导下,整合了水投公司、供水公司、循环公司,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模式。通过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将原来分散、单一的经营资源优化为集约型的规模经营格局。
2018年,水投公司收购运营三家染整集控区污水厂,涉水事务一体化投资建设与经营管理模式得以初步建立,公司规模得以发展壮大。
2021年7月,总投资3.65亿元的石狮市应急水源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个石狮人民的“备用水缸”,可加强抵御突发性水质污染与缺水事件,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在源水或石狮引水一二期工程遇到突发事故而停水的应急情况下,满足全市人民7至15天生活用水使用需求。
这35年,是栉风沐雨的35年,是奋发向上的35年,是跨越发展的35年,如今的石狮水务投资公司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库、引水、供水、污水处理、水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务工程、矿泉水”等水务上下游产业链。公司的发展壮大正是石狮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
2 担当:全力护航水生态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梦想在砥砺奋进中实现,石狮水务人时时牢记使命,处处勇于担当,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治水为要”,致力于做好“水文章”、护航“水生态”、强劲“水动力”、打响“水品牌”,将企业发展与城市、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让水在石狮流起来、动起来、美起来,服务于石狮的城市建设与石狮人民的美好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力点,近年来,水投公司全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先后投入30多亿元,完成三期的城市积水点整治工程,解决长期困扰市区的道路积水问题;全市七个镇所有农村实施农村活水治理PPP项目,83个行政村实现了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累计完成管网建设950多公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完成梧垵溪、厝上溪、奈清水库、莲湖水库等“9溪5沟3库”的综合治理,河道小流域整治任务基本完成,有力促进我市水环境质量不断向“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目标迈进。
深秋的下午,站在梧垵溪晋江与石狮交界处的一座公路桥上,眼前一片碧波荡漾,岸边三角梅花开正艳,不远处白鹭低空掠过。梧垵溪实现了从“黑臭水沟”到“水清岸绿”的蜕变,是我市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3 服务:创新服务惠民生
作为城市公用事业企业,石狮水投公司将牢固树立服务品牌意识,让水务一体化改革的成果惠及民众,提升更多百姓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石狮供水公司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在群众满意、政府放心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服务手段,创新服务内容,努力营造便民惠企的营商环境,助力石狮高质量发展。全面清理规范供水相关收费,先后取消增容费、开户费、勘测费、带水钻孔费、零星工日、机械台班等收费项目。DN15、DN20新立户个人用户实施“零费用”。不断深化“放管服”,简化用水开户程序,优化网点布局及服务环境,全市缴费网点近300个,建立供水24小时服务热线,推行“居民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广电联动过户”绿色通道,上线“网上营业厅”“微信营业厅”,丰富线上缴费渠道。按照“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的要求,推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推进“优先办、代帮办、快速办、上门办、马上办”的“五办”服务,让群众喝上“方便水”。公司全面启动用水报装“三省(省时、省事、省钱)”“两压(压减报装申报材料,压缩报装时间)”“一优(优化用水报装流程)”“零材料、零费用、零跑腿”的“3210”用水服务新模式,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减轻社会负担。
循环经济公司持续开展污水排放量质押贷款工作,为集控区染整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支持,激励企业环保技术创新。自2019年以来,祥芝、锦尚集控区共7家染整企业利用排污权质押贷款金额累计9030万元。
4 创新:追求卓越谱新篇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石狮水务人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理念,大胆运用新技术,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早在1996年,20万吨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管理体系就采用计算机调度管理,在当时可谓设备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1994年,石狮市自来水公司经福建省体改委批准,改制为福建省石狮供水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省首家公共基础设施类的股份制公司。1998年开始建设的石狮引水工程使用夹砂玻璃钢管、高压变频器,采用高压电机全自动启动,实现省内“三个率先”,工程建成后,被评为福建省、泉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先进单位。
而位于蚶江镇雪上沟出海口原水头上游侧的石狮市水头排涝枢纽工程,号称我市的“小三峡”工程,是一座以防洪、排涝、纳潮、挡潮等相结合的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5亿多元,建设完成后,将成为石狮中心城区水利的重要排洪通道,进一步加速石狮城市排涝,提升石狮排涝能力,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将告别受制于“海水顶托”的尴尬。为提高工程整体水平,水投公司成立创建优质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争创省级优质工程“闽水杯”、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大禹奖”。工程先后获评2021年度、2022年度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示范工地、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该项目在“复杂环境下感潮河口大型排涝枢纽工程关技术研究与应用”更是荣获福建省水利学会颁发的“2023年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今年台风“杜苏芮”“苏拉”“海葵”过境期间,我市出现狂风暴雨,水头排涝枢纽这个城市防洪的安全“阀门”,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充分发挥了防洪排涝作用,展示了技术创新的成果。
5 奋进:绘就发展新蓝图
勇立潮头踏浪行,奋楫扬帆再出发。乘风破浪,未来可期。站在新起点,石狮供水、水投将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秉持“水润狮城,心泽万家”的企业愿景,以更强的作为开启新征程,紧盯我市“十四五”规划和建设现代化商贸之都的战略部署,以更大的成就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力促服务民生效能再上新高度,为石狮这座宜业宜居城市增光添彩。
奋进新时代,扬帆新征程。未来,石狮水务人将立足职责定位,勇于担当作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发展战略,继续以水滴石穿的敬业精神、激流勇进的拼搏精神,加快建设一流现代企业,奋力奏响新时代水务高质量发展的华美乐章,为石狮打造现代化商贸之都贡献力量。
■记者 兰良增 颜华杰 李荣鑫
通讯员 蔡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