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惠渔政策制作成语音,并通过船用电台和微信把‘乡音版’理论宣讲送上船,目前已推送8期、点击率超5万次。”今年以来,祥芝镇创设的海上“船声筒”模式一度引来各部门及广大市民群众关注,渔民朋友们对此纷纷竖起大拇指。该模式既将主题教育宣传及时送到因季节性、周期性出海捕鱼作业的党员渔民心里,解决了党员渔民难以集中参加主题教育的问题,更将渔业政策、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内容“送上船”,安全常相伴。
这仅是祥芝镇党委坚持“四学联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党中央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时代所需,更是民心所向。”就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祥芝镇党委书记邱建明表示。
作为全国文明乡镇、全国渔业重镇,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祥芝镇党委坚持以“学”为先,创新跨村联学、海陆联学、园区联学、村企联学“四学联动”模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跨村联学,让“书记讲给书记听”。为解决辖区村落在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政、思路同质化的问题,祥芝镇将全镇的村划分为三个工作片区,并由镇领导牵头组织片区党组织轮流“坐庄”开展理论学习,同时邀请优秀讲师“送党课下乡”。值得一提的是,祥芝镇党委还在全镇遴选优秀党组织书记,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的形式,交流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共识。
海陆联学,主题教育环相扣。从出海到海上作业期间甚至于返港,祥芝镇可谓为渔民们提供了“一条龙”暖心服务。其中,该镇创设的海上“船声筒”便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另外,渔民在返港补给间隙,祥芝镇党委依托祥芝渔港“党建+”邻里中心开设“红色渔港大讲堂”,把微宣讲嵌入休憩站、补给站。依托祥芝渔业协会、义务救援协会等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交流沙龙等活动,并组建巾帼渔嫂志愿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吸引返港渔民参与海岸净滩、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深化“海上枫桥”模式,相关经验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报道。
园区联学,主题教育齐放光。部分工业园区内非公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独立开展活动场所,且党员人数较少活动难组织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祥芝镇党委按“同一份活动计划”“同一个活动空间”“同一个活动载体”思路规划,不仅让工业园区党组织有了活动开展、组织依据,更让园区内部处处营造“党风”、活动常态化。同时,广泛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活动,引导党员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中带头攻克技术难题达670个,促成了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村企联学,主题教育走进心。为重点解决部分不在工业园区内的小微非公企业学习难问题。祥芝镇通过“村级带着学”“企业参与建”“项目联合推”的三步走形式,不仅实现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学习常态化,更进一步深化了镇“百企兴百村”行动。在定期开展的村企共建座谈会过程中,生成了零工配产、劳务输送、生活服务配套等一批村企合作项目,带动村民再就业。
(记者 王文豪 通讯员 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