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网事·镇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这样的互换你会参与吗?

在远古时代,“以物易物”是我们人类最原始的交易方式,面对面地来获取商品或者食物,各取所需,互惠其利。近期,一种以物易物的新形式在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流行起来,这种“以物易物”的新形式就是“互换特产”。

“互换特产”是什么?

“互换特产”顾名思义就是在社交平台上,陌生网友通过网络商议好互寄物品的种类与价格,口头约定互寄各自家乡特产。这是网友线上社交的一种“新玩法”,主打的是一个信任和真诚。很多网友在体验“互换特产”时,喜欢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装箱、开箱视频,从而引来不少网友的围观讨论。网友@永宁垚犇:“这些人真会玩,这是现代版的以物易物啊,我也想互换特产,我是福建石狮的,有没有要互换的?”网友@唐江良品:“互换特产如同开盲盒一样,等待快递包裹时让人超有期待感,拆开快递包裹时让人紧张又激动。”不过有网友对此表示不解,网友@:“互换特产这个操作我真的很不理解,网上什么都能买得到,直接下单买不就可以了吗?和陌生人互换东西很有风险啊。”针对这些问题,网友@化繁为简给出了解答:“网络购物虽然方便,但外地人往往不清楚到底什么东西才是当地真正的特产,通过找当地人‘互换特产’才能够买到真实的特产。”网友觉得“互换特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网友@阿星“互换特产可以让人认识不同的人,品尝不同的美食,感受来自异地的热情与信任,还可以为自己的家乡宣传下特产。”

“互换特产”的质疑声

前不久一内蒙古网友“互换特产开1700公里送活羊”将“互换特产高端局”送上了网络热搜,网友们纷纷为这份“真诚”和“热情”点赞,网友表示这绝对是互换界的“天花板”。此次“互换特产高端局”有不少网友质疑其真实性,网友觉得这可能是为了拍摄视频而操作了这么一场“互换特产”,从而换取流量。

“互换特产”这项网络社交活动的初衷本意是好的,但在现实中出现了不少交换特产价值不对等甚至被骗的情况。网友@西瓜树上的龙猫:“我花费380元寄去了潮汕牛肉丸,但对方却寄来两包纸巾,这让我很生气,想找对方问清楚,却被拉黑了。”网友@安然于心:“我给对方寄了10斤干果、奶酪等家乡特产后,仅收到了几袋普通零食。”网友觉得“互换特产”本来是奔着交朋友去做的,经历这一次,她以后不再换了。

网络交友、网络购物都有一定的风险,网络“互换特产”也是一样。在享受“互换特产”带来的乐趣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权益,要学会规避风险,谨防落入交换陷阱,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尽量隐藏个人住所等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让“互换特产”真正实现“互换”的初衷。

(郭国彬)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