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术研究 上一版 下一版  

邮票是怎么印刷的

■湖南长沙 卢伯雄

众所周知,邮票属于印刷品,简单地说就是邮票设计家把设计好了的作品,通过一定的程序交印刷厂印刷成邮票。本文这个标题不是笔者的原创,是来自我为某公司宣讲的一次邮识普及会上,它是由一位邮龄达70年的前辈提出的。当时在会场上还引来一片哄堂大笑,而这位前辈却非常严肃地问:邮票是怎么印刷的?我当即转变辅导的主题,就以这个问题请邮友参马互动,哪知百余人的会场答案一大堆,只见老前辈摇头的多,点头的仅是个别。对这个1+1=多少的问题,竟然使绝大多数人说不出“印刷”的所以然。我佩服这位老前辈,用《青少年集邮指南》中的基础知识难倒不少不同学历、邮龄的成年人爱好者。这是为什么?最关键的一点是暴露了我们集邮者中多数人有先天性缺陷,平时只注重组邮集、谈品相、讲价值和关注紧俏邮品及市场行情等,虽然有部分集邮界人士爱好邮品研究,但大多是对邮品的历史背景、涉及的人和事,进行研讨、论证及发现、考证等,或是注重对某套邮票辨伪、防伪、暗记等方面的评论披露,而将“邮票是怎么印刷的”列为主题,却很少在集邮报刊上见到这方面的专业性文章。笔者受那位老前辈的启迪,通过查阅大量的工具书和有关资料,从皮毛上知晓“邮票是怎么印刷的”主要是在“印刷”这个组词上,要真正理解“印刷”的内在含义,是将印刷二字拆开分为“印”与“刷”,从印刷术专业上的称呼,“印”是指模版(印版),“刷”是指刷色,将这两项专业性的技艺融为一体后,其工艺流程统称为印刷。

邮票印刷虽然与其他纸质品印刷一样,同属印刷品共性,但邮票印刷和钞票印刷均有特殊程序,这是因为钞票是国家货币,邮票是有价票证,均受国家母法和子法保护,其印刷技能的审核程序与其他普通印刷品在法定上是有区别的。如果站在印刷技术的角度,邮票与人民币一样,在行业内部只是一种特殊的印刷品而已。在概念上,“普通”“特殊”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在现实的本质上又决定了货币、邮票的实际价值,归根结底一句话:由于它承载了法定的属性,是一种特殊技能印刷的应用。那么,作为一件特殊的印刷品——邮票,在印刷上到底有些什么方面的技能应用呢?

凹版术在邮票印刷中的应用

邮票印刷的版别基本上是胶(平版)、雕(雕刻制版)、影(照相制版)和影雕、胶雕混合版,其中多数是选用凹版(雕刻、影写)印刷(老纪特和文编、JT票居多)和影雕、胶雕套印,这是由于凹版印刷具有较好的防伪性,通常在防伪印刷中广泛应用。凹版印刷的特点是用墨量大,凹版印刷的线条粗细和油墨的浓淡层次变化丰富,图文有凹凸感,层次多样,线条清晰,易于辨识,给仿冒带来很大困难。并且凹版是最早用于防伪领域中的一种印刷技术。

在邮票印刷方面,我国的手工雕刻凹版技术是世界一流的。手工雕刻的刀风、艺术风格精湛是其他制版方法无法比拟的。中外各国纸币的人像历来都是采用手工雕刻,手工雕刻表现人物特征别具风格。手工雕刻的深版纹印出的产品墨层厚、手感好、防伪性强。但手工雕刻又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效率低,不适合快速生产的需要;此外,因为手工雕刻必须用刻刀,刻出的版纹在深度方向的截面上是呈“V”字形凹槽,这种形状的凹槽蓄墨性不太好,如果将凹槽采用擦版法,则凹槽内的油墨容易被擦出,而且印出的线条墨层就显得不够饱满厚实。这对凹版技术在邮票印刷中的应用,是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在解决效率问题上,国外在雕刻人像时是将人像放大先腐蚀成图像铜版,再经手工修雕后将该放大的人像铜版作为模板;用这块模板作模子,采用缩刻机在钢板上缩刻出符合规格的人像来。显然,雕刻铜板比直接雕刻钢板容易而且效率高。二是解决凹槽“V”字形问题,就需要挖掘腐蚀凹版工艺的潜力。腐蚀凹版工艺是直接将单开图文胶片放在涂有感光材料的紫铜板上进行腐蚀,紫铜板硬度低,可以在紫铜板背面粘贴其他硬度高的版材,或者在较硬的版衬上充电镀一层紫铜即可。将单开被腐蚀后经提高强度处理的紫铜印版用热压机压在1毫米厚的塑料板上,塑料板经过精密裁切、高频焊接做成大张塑料印版,用大张塑料版翻镀成铜版,又用铜版再翻成镍凸版,最后翻镍凹版即可供上机使用。这种腐蚀工艺制作的凹版其版纹凹槽呈“U”字形,蓄墨性能好,印出产品线条墨层厚实、手感强。而且采用腐蚀的方法能制作很小的文字和很细的线条,能在微缩文字上做到150-m,这样小的凹印微缩文字只能在放大镜下观察,才清晰可见。近年发行的《唐诗》《宋词》等邮票边饰上的文字,就是采用微缩凹印。另外,微缩文字已广泛隐蔽在邮票图案中作为一种防伪暗记。

虽然用腐蚀方法制作凹版隐形图文折光度好,颜色变化明显。同时这种方法制作凹版既解决了凹版版纹的蓄墨量问题,也解决了手工雕刻的效率低问题。但是腐蚀法制大版还需采用拼版、电镀、多次翻版的工艺才能制作上机印版,同样还存在工艺复杂效率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科技专业人员已在探索采用离蚀法直接制作上机凹版的技术问题,目前该项技术的难关已经攻破,系统的技术与工艺配套流程也在完善中,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影雕套印的邮票。

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在邮票印刷中的采用

激光全息防伪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高科技防伪技术,它是利用光与物质作用时产生的散射、反射、透射、衍射、干涉、吸收等基本规律,获得某种特殊的视觉效果。目前,利用光学防伪的技术手段是利用薄膜干涉效应的多层介质膜结构、光栅结构和利用信息光学概念的各种类型的激光全息技术。特点是模压工艺的出现,使得低成本大批量制造激光全息图得以实现,加上全息图本身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而且全息标识不能简单地利用普通的照相制版及印刷技术进行复制,因此,模压全息图很快在防伪安全方面获得应用。

将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应用于邮票印刷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上第一张带有全息防伪图案的邮票是1988年10月18日由奥地利发行的8先令邮票,邮票在国际商会出口产品展览会上展出,深受欢迎。其邮票中央有三张全息图案,再由A字母和MADEINAUSTRIA等构成的帆船造型,象征出口的意思。接着1989年12月3日,美国邮政发行的25美分预付款信封(信封右上角方形开口内贴有全息图,由美国钞票全息公司制作),其全息图为一宇宙飞行器正在登上轨道空间站。

后来又有芬兰、匈牙利、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发行了这种防伪技术的邮票,使全息防伪技术在邮票防伪制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于1996年也发行这种邮票,首先是为“香港98”邮展发行了一枚纪念封。纪念封上贴着一个小圆形的全息图案,画面是一只抱着竹子的熊猫,邮票本是一幅绿色竹林图画。又为庆祝第22届中国邮展,于1996年7月18日发行带有全息图案的纪念邮票。邮票的画面是环绕地球飞行的人物雕像,环绕邮票周围的是航空信封、飞机、轮船、卡车等图案。此外,我国香港于1994年2月15日发行两张贴有全息邮票的邮政明信片。一张明信片上全息邮票图案为1685年的维多利亚女王头像,贴这张邮票的明信片的画面是1920年的香港海滨,另一张明信片上的全息图案是一张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头像,这张明信片的画面是1933年的香港海滨。近几年来,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已在邮资票品和其他印刷品中广泛采用,我国最成功的佳作是《福禄寿喜》邮票。

齿孔防伪在邮票上的使用

这是邮票防伪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我们知道,邮票印制完毕后都要经过打齿孔,早期对邮票打齿孔是为了邮票撕分的方便。后来,人们逐步利用齿孔的形状、排列、疏密等用于邮票的防伪,俗称为防伪齿孔。从本世纪开始,我国在邮票上已广泛使用防伪齿孔,邮票印刷厂用梳式、整式打孔器装置在印刷机上,与印版同步运转打出不同的齿孔,如防伪的星形、椭圆形、多角形等,还可使用专用装置在票面上进行文字或图形镂空等。其目的是增加邮票仿制的难度,提高美感和收藏价值。如今,在异形齿孔和镂空防伪技术方面已有很大创新,并且在印刷中广泛使用。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邮票印刷的防伪还有图纹网线防伪、特种油墨防伪、组合式暗记防伪等。总之,在法定票证防伪中所用的技术和材料,大部分已在邮票防伪中运用。

随着防伪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今后邮票的防伪将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基本上可以利用法定票证防伪上所用的高科技材料和技术印制邮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