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凤里街道在主题教育中

着眼基层所盼 民心所向办实事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凤里街道紧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目标,做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切实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着力办理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民生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近日,记者走进凤里街道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看到,一位位群众的诉求在这里得到了回应,从一开始的面露难色到走出门时的喜上眉梢,这得益于该街道结合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效。

针对痛点

化解拆迁中系列难题

“近年来,凤里街道连续实施了多个片区的拆迁,遗留了很多老房子产权纠纷、安置问题尚未妥善解决等群众吐槽的堵点痛点,有的群众对拆迁政策不了解但询问不便,有的已完成拆迁但后续问题没解决却无处申诉。”凤里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此类痛点,街道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探索创立了“一站式窗口化服务、穿透式网格化治理”模式,有力、有效、及时帮助群众化解了一系列难题。

经过了解得知,该模式的具体做法是街道综合各方面来源信息,创设了征迁服务、凤姐姐妇联维权(心理咨询)、综治审核、劳动保障、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等7个窗口。比如,征迁服务窗口是针对凤里近10年来实施12个片区拆迁改造产生的老房子产权纠纷、安置纠葛等诸多难点而“量身定制”的;“凤姐姐”妇联维权窗口则是引入街道成功培育的社会力量品牌,参与妥善解决妇女、家庭高频诉求而设立的。

解决问题

“事不过夜、事不出街”

社会治理中心就设在沿街,路过即见。街道坚持“一问即受理”工作理念,即到即办,当场快速帮助问访群众解决问题,做到“事不过夜、事不出街”。除了在前台窗口直接接受服务外,群众也可根据需求,经引导进入后台“542”专门人员开展服务(即调解室、评理室、法律援助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心理咨询室5个功能区,土地房屋、家庭情感、劳动争议、退役军人4个专门调解组,“凤姐姐”志愿者、律师顾问团2支社会力量补充),实现“前台+后室”一站式无缝衔接处置,就地就近化解矛盾纠纷。今年来,律师介入调解28起、劳动保障中心介入调解104起、妇联介入调解102起。凤姐姐巾帼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福建省第二届新时代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最美项目”。

疏通堵点

消释“拒绝融化的冰”

考虑到来社会治理中心的大多是带着“委屈”“憋屈”心情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群众,该服务中心明示职责制度,配备饮水机、医药箱等设施,让群众看得明白、坐得舒心。确立“首问责任制”,实行收单登记制度,谁收单、谁办理、谁反馈,一竿子插到底。对于一时没办法解决的,做好登记,清单化管理,持续推动解决,原则上当天回复回访诉求人,疏通其情感堵点。同时,利用中心平台,抢抓这种沟通服务机会,消释“拒绝融化的冰”,软化“硬杠”对象,疏导平安建设“三率”测评的“隐形堵点”。聚焦“平安凤里”联创,发动“火凤凰”义警队、平安志愿者等组织参与法治宣传、上门服务,今年已累计开展禁毒、电信诈骗等各类综治宣传活动25场次,向群众派发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协助抓获在逃人员2名。

凤里街道通过主题教育实践相结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变群众“所想所盼”为党委政府“所谋所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下一步,该街道将聚焦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主题教育工作,有效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记者 陈嫣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