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一场汇聚了134件文物精品的“神工天巧——徽州古建筑文化展”,亮相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通过展出徽州石雕、木雕、砖雕等文物,传递古徽州伦理观念、建筑技艺、民众生活、审美追求等诸多历史文化信息。
徽州文化,是安徽南部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古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见证并刻录了古徽州地区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的演进过程。徽州古建筑“无宅不雕花”。以木雕、砖雕和石雕著称的“徽州三雕”,是徽州匠人历经长久实践而创造的独特建筑造型语言,主要用于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建筑装饰。其题材广泛、布局工整、装饰华美、内涵丰富。
徽州古建筑主要为木结构,梁柁、雀替、窗扇和栏杆等皆以木雕装饰。在“方寸之间”的木料上刻画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案或一幕幕戏剧场景,造型立体,纹样丰富,彰显着雕刻匠人的高超手艺。徽州砖雕多用以装饰门楼、门罩等处;既是建筑入口也是门第等级的象征,融合了风水意蕴。其造型优美、题材丰富,其中部分砖雕为系列组雕,题材涉及民间传说、地方风俗和戏剧人物等。徽州石雕多以黟县青石为原料,其题材包含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等。由于石质材料耐久,适合用于建筑的外部装饰,多用在建筑物的基座、柱础、横梁等构件上,巧妙地融合了美观性与实用性。
展览通过精选文物和精彩展厅布设,引领观众在观展中,犹如穿梭于徽州市井乡里,层叠的马头墙规整秀丽,粉墙黛瓦的民居如水墨画廊,祠堂建筑庄严肃穆,高耸的牌坊映衬在徽州的秀美山水间自然而凝重。雕造精巧、构思奇特的砖雕、木雕、石雕构件,展现了古徽州工匠的天巧奇功,更渗透了古徽州人的文化素养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2月18日。(记者 王国良 通讯员 李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