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一个文化艺术昌盛的时代,上至皇家庙堂,下至民间百姓,对“美”的追求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生活中的日常又为审美理论及思潮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如何表现、传达宋朝艺术与生活之间“表里相依”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在日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宋式艺术生活》一书中,作者通过七大部分、50篇文章,配合200余幅珍贵古画,引领读者一起找寻蕴藏在图像与文物背后的历史,凸显宋代高度发达的人文艺术及传承至今的文脉精粹,为读者解密宋代活色生香的艺术与生活。
该书作者邵晓峰长期从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宋代艺术的研究,他是中国美术馆研究部负责人、教授,出版有多部美术研究专著,发表论文14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宋式艺术生活》以“图像”为依托,聚焦“艺术与生活”,以史料中的故事,讲述宋代皇帝、文人、画家、工匠等对艺术的创造,引导读者从“图像”细节去发现独属于宋代的新点、亮点、特点和有趣的看点,图文并茂,别具趣味。
该书在章节划分上,分为“政治与图景”“皇家与审美”“文人与情怀”“主题与技法”“世俗与气象”“家具与起居”“收藏与传播”七个章节,具有多层次、多角度、以小见大式的多元化视域,具备趣味性和解密性并重的可读方式,生动呈现宋代的烟火气与文人气。
前三个章节主要从国家政策措施、皇帝个人情趣以及文人政客的审美理论与实践这三个层面,讨论对整个两宋时期艺术创作的指导和影响。第四章节着重点在“职业艺术家”的新创作方面。第五章节和第六章节则把叙述视角放置于普通人的生活,从普通的生活中发现不普通的艺术参与和体现。最后一个章节讲到了艺术品的买卖、收藏、流通,角度比较新颖,是以往“纯”艺术类书籍很少涉及的领域,但也符合宋代商业发达的历史史实。由此,自上而下、由雅及俗,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创作到流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叙述结构。
在书中,作者分析了苏东坡和岳飞长什么样,追问宋徽宗的真迹是否真的存在,走进宋代的“美术高考”现场……跟随作者的脚步,读者还可以一探《清明上河图》里的开封市集,宋人活色生香的艺术与生活细节清晰可见。
宋代高度发达的文艺与多姿多彩的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宋式艺术生活》从文本到图片,从设计到制作,都力图找寻到一个新的空间,让读者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发现宋式艺术生活之美,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当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当代生活,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说的,《宋式艺术生活》这本特色读物从一系列独特视角展现宋式艺术生活的诗情雅趣,并突出可读性、趣味性与形象性,对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挥积极作用。
(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