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7版:杂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明代漆器上的“中国江南三大名楼”

图1 明弘治滕王阁诗剔彩盘

图2 明永乐剔红黄鹤楼诗意图葵瓣式盘

图3 明代剔红岳阳楼图长方盒

图4 明中期剔红岳阳楼图圆盘

■广东广州 彭霞

众所周知,中国江南三大名楼分别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组成。其中滕王阁因初唐王勃的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经典名句名扬天下,黄鹤楼因唐朝诗仙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绝句名扬四海,本文介绍的,是鲜为人知的国内外馆藏该题材明漆器。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由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属于中国古代皇家歌舞楼阁。而这件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馆藏,盘径18.8厘米的明弘治滕王阁诗剔彩盘(图1),又称“剔红楼阁人物图圆盘”。此漆盘盘心图案,主景雕高大的楼阁,辅景雕各色人物、江水和船帆。其中还有“弘治二年(1489)平凉王铭刀”的纪年与落款,刻在盘中所雕楼阁的门框上。另面盘底,则刻有“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作《滕王阁序》的同时,所写的“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滕王阁诗》。且序与诗共为《滕王阁诗并序》。

剔彩为一种雕漆。它是于漆器上以不同颜色的漆,分层漆上若干道;呈现各色时就剔去其上的漆层,再在所需漆层上面刻纹饰,即令器物色彩斑斓的工艺技法。在这件“滕王阁诗剔彩盘”上,我们不仅可见楼阁下的图景中有红、绿、黄、黑漆这些彩漆,而且最为难得的,是它为目前所见我国最早以山水图景为装饰的剔彩盘;且图中还有罕见的作者款识。同时这件剔彩漆盘的工艺,还可见在继承宋元时期风格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峰岭之上,其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夺回荆州之后(223)。最初建楼的目的是东吴为了防御蜀汉刘备的来犯,作为观察瞭望之用。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明永乐剔红黄鹤楼诗意图葵瓣式盘(图2),盘葵瓣式,随形圈足。盘心雕黄鹤楼景致,楼阁内外还分别雕人物10位,同时雕有祥云、山石、飞鸟、树木等图案。外壁雕花卉纹。圈足上雕连续回纹。底髹黑漆。宋元之际,界画的流行也影响到器物的表现与装饰,明代继承此风格,雕漆作品中山水人物纹内的亭阁建筑均为界画形式。该盘中黄鹤楼建筑线条笔直,更加突出透视效果。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唐代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遭贬,谪戍岳州(今岳阳市);次年,张说便在鲁肃的阅军楼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楼阁,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北宋庆历四年(1044),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两件岳阳楼题材漆器,更是“国宝级”文物。

其中的明代剔红岳阳楼图长方盒(图3),高21、长60、宽25厘米。盒底与台座相连,开海棠式透孔。通体朱漆雕山水人物楼阁景色。盒面图饰中崇阁连云,飞鹤临空,阁下有秋柳文石点缀,宾客盈门,舟船毕至,数十人往来其间,楼阁上横匾刻“岳阳楼”三字,围栏高柱上挂有条幅,书“洞庭春色”四字。盖、盒立壁亦雕山水人物,景物重叠而层次井然,无拥塞之感。器里、外底均髹黑光漆,无款。

另外一件明中期剔红岳阳楼图圆盘(图4),高2.4、口径17.7厘米。盘圆形,漫浅式。盘内以天、水细锦为地,雕刻出一幅优美的山水人物图。空中彩云如带,崇阁矗立,阁内众多人物各有所事,阁下临江,江中水波荡漾,舟船乘风行驶,场景热闹生动。盘外壁雕花卉纹,足内髹黑漆,无款识。此盘虽漆层不厚,但楼阁人物等景致雕镂皆精,景物重叠,层次分明,无壅塞之感,宛然一幅工整秀丽的工笔画。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