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陶瓷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驰骋”千年的陶瓷牛车

图1 西晋元康二年陶牛车

图2 南北朝陶牛车

图4 唐代青白釉瓷牛车

图3 隋代陶酱黄釉牛车

■湖南长沙 沙伟

牛是最早被人类驯养的六畜之一。文献记载,牛曾经是先贤圣人的坐骑,黄帝服牛乘马、老子骑牛出关、孔子坐牛车周游列国的故事已成为经典。从考古发掘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发明了牛车。它最开始是老百姓用来拖拉柴火的,但到了东汉末年,高级牛车开始流行。当时牛车和马车都有,不过相比较而言,马车的车厢较小,速度较快,由于道路不平坦颠簸得厉害;牛车的车厢较大,行进的速度较慢,乘坐牛车相对舒适。至此,牛车逐渐成为官员、贵族乃至皇帝的主要代步工具,且东晋、齐、梁的车舆制度中,还规定了乘坐牛车的贵族等级和使用范围,崇尚牛车之风盛行。而陶牛车都是古墓里出土的明器,可能是墓主生前就喜欢用牛车,死后也要享受“牛车”。

先秦时期,牛车被看作“平地往载之具”,只用来拉笨重的东西。汉代人已把牛车作为交通工具,有些将军重臣偶尔都会乘牛车出门。《史记·平准书》说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史记·五宗世家》说景帝平七国之乱后,“诸侯贫者或乘牛车也”,都把牛车当作规格较低的车。东汉初年牛车的地位仍无变化,甚至有太守以乘牛车而得咎;到了晋代,人们乘牛车出行才蔚成风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官员马车、牛车并用,牛车较多地成为出行车辆。其中,西晋到北朝,一定品秩以上的官员及太子享受给车、赐车、加车待遇,有些是牛车。《晋书·舆服》记:“诸公给……皂轮犊车各一乘。”犊车即牛车。又记:皂轮四牛车,“诸王三公有勋德者特加之”。驾牛的油幢车,“王公大臣有勋德者特给之”。驾牛的云母车,“以赐王公”。驾牛的通幰车,“诸王三公并乘之”。南朝齐梁时期,太子常乘驾牛的画轮车。二千石四品以上及列侯,皆给驾牛的轺车。诸王、三公有勋德者特加皂轮牛车。王公加礼者,给牛车。南朝齐代,尚书令、仆射、中书监、中书令、尚书、侍中、常侍、中黄门、中书、散骑侍郎皆乘驾一牛的轺车进入宫廷办公。北魏在熙平元年制定车制,庶姓王侯、尚书令仆以下、列卿以上给驾马轺车,或乘牛车。正、从一品官及仪同三司至七品官都乘牛车。不仅史书中有不少当时人用牛车的记载,考古发现的这一时期的陶牛车模型更为多见。这些都显示了牛车是盛行一时的交通工具。

如1987年出土于濮阳县西水坡遗址西晋纪年墓、濮阳市博物馆藏的西晋元康二年(292)陶牛车(图1),通高22.8、带辕通长39厘米,牛高14.2、首尾长24.5厘米,为泥质灰陶胎,手、模混制成型。双轮棚式车,车棚两端下垂部分稍长。车轮十二辐,双长辕。牛呈站立状,体形硕壮,平首,短角,嘴微张,四腿粗短。原饰有白色彩绘,现部分已脱落。

又如1955年山西省太原市圹坡张肃俗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南北朝陶牛车(图2),高31.2、牛高23.2厘米。车辆有圆拱篷,车厢短宽,前面有栅栏,车厢入口在后部,无门。由此可见当时牛车装饰精美、以漆画轮毂,车顶部从前到后由木杆支起巨大的篷幔,车厢和驾牛都在巨大的篷幔阴影之下,防止阳光暴晒。车厢两侧有精美栏杆,车前开窗,车后有门,两侧封闭,留出通风气孔,设计科学而精致。

魏晋南北朝及隋至初唐,陪葬明器中既有马也有车,前者多是为男性提供的,后者则是为女性准备的。牛车在隋朝使用很普遍,唐朝刘子玄也说:“魏晋已降,迄于隋代,朝士又驾牛车”。其中为女性提供的牛车,取其行驶稳健,无颠簸劳顿。此外,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以牛车为清玄高远的标志,乘坐牛车遂为时尚。墓室中牛车的大量出土既是墓主人出行的生活写照,也是社会思潮的具体物化。像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这件隋代陶酱黄釉牛车(图3),高41.5、长53厘米。牛四足直立,昂首前行。牛车以酱黄釉为主基调,车身塑造写实,给人真切之感。底座、车轮、车篷、牛均为单独制成后黏结而成。

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唐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唐代青白釉瓷牛车(图4),高11.6、长8.9厘米。这辆青白釉瓷牛车小巧精致,牛头部向上,双腿并立,似乎不愿前行。旁边一驭者似正在安抚它,车厢内坐着一位年轻女子,关切地注视着外面的情形。车厢前面有挡板,后面有门可供开启,顶棚前后出檐,上施褐色釉,生动地表现了唐代乘牛车出行的情形。

这些陶瓷牛车文物,对研究华夏古代车舆的演变,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