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徽章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徽章见证农田水利建设

图1 全国经济委员会证章

图2 水利委员会泾洛工程局证章

图3 陕西省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心开工奠基纪念章

图4 洛渠工作竞赛奖章

图5 陕西省洛惠渠行水员证章

图6 陕西渭惠渠放水纪念章

图7 陕西省渭惠渠斗长证章

图8 陕西省水利局梅惠渠渠保证章

图9 陕西省黑惠渠行水员证章

图10 陕西省劳惠渠放水纪念章

图11 汉惠渠协助行水人员渠保证章

图12 陕西褒惠渠放水纪念章

■贵州龙里 周继厚

20世纪30年代初,在救济旱灾和开发西北的背景下,陕西省开始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为了结束长期以来全国水利行政分散、各级水利机关统属紊乱的局面,当时的国民政府自上而下设立了水利专门行政机构。1934年设立经济委员会作为主管全国水利的总机关,以期水利行政统一。1938年又成立经济部以接管全国水利。

图1为全国经济委员会证章,银质,背面戳印“印铸局制”,并镌“水字”,属水利部门。

西北各省相应成立地方水利机构,如陕西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泾洛水利工程局”“陕西省水利局”“渭北水利工程处”“陕西省汉惠渠溢惠渠工程处”等,对全省水利及水利工程实施统筹规划、管理与建设。

图2为水利委员会泾洛工程局证章,铜质,直径3厘米。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对大后方建设的重视,陕西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抗战前后十余年间, 在著名水利学家、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李仪祉主持下,陕西建成一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式灌溉工程,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在近代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促进陕西农业生产,复苏和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支撑长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名闻遐迩的“关中八惠”(即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梅惠渠、黑惠渠、涝惠渠、沣惠渠、泔惠渠)、“汉中三惠”(即汉惠渠、褒惠渠、湑惠渠)。

图3为陕西省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心开工奠基纪念章,银质,直径9厘米,背面为“关中八惠”图景,上海造币厂2012年10月制造。

近百年来,这些水利工程仍然造福惠及三秦人民。流传至今的数十枚徽章,铭记着这些水利工程的前世今生。

泾惠渠是“关中八惠”最早建设的水利工程。早在1922年,李仪祉就开始筹划泾惠渠工程,组织测量队勘测渭北地形,并写出《引泾论》《再引泾论》《陕西渭北水利工程局引泾第一期报告书》等论著,为泾惠渠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1930年渭北水利工程委员会及渭北水利工程处成立,同年10月泾惠渠动工。1932年6月开始通水。1935年4月全部竣工。引水枢纽在泾阳县西北的张家山泾河谷口,泾河水自流入渠,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富平六县145.3万亩农田。

洛惠渠自1934年3月25日正式开工,于1947年9月9日起试水。渠首(俗称“堰头”)位于澄城县状头村洛河峡谷出口处,河水由此流入渭北大荔、澄城、蒲城三县广袤农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洛惠渠陆续进行续建,完善配套,不断扩大灌溉面积。到20世纪中后期扩建洛西灌区之后,灌溉总面积达77.7万亩。

图4为洛渠工作竞赛奖章,1945年6月制。

图5为陕西省洛惠渠行水员证章,背面两位数字编号。行水员为巩固堤坝、清淤渠道的专门管理人员。

渭惠渠自1935年4月开工,于1937年12月全部完成。渠首枢纽位于眉县城西北约2公里处,在渭河筑坝引水进入渭惠渠,可灌溉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5县60万亩农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进行续建扩建:1968年11月兴建宝鸡峡引渭工程,于1971年7月15日竣工;1975年渭惠渠灌区与宝鸡峡引渭灌区合并,渭惠渠定名为宝鸡峡引渭灌区原下总干渠。1995年核定灌溉面积292.21万亩。

图6为陕西渭惠渠放水纪念章,铜质珐琅,直径3.2厘米,中间为渠首大坝剖面图,1936年12月制,背面三位数编号。

图7为陕西省渭惠渠斗长证章,新中国后制作。“斗长”为渠道管理人员。

沣惠渠始建于1941年7月,渠首位于户县秦渡镇东南沣河、潏河交汇处下游150米,1943年5月建成。1947年5月,灌区引水渠道及渠道枢纽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可灌溉长安区、雁塔区、未央区、咸阳市21万亩土地。新千年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沣惠渠废弃。2020年5月经改造,沣惠渠蝶变成为一条全长28公里,集“水廊道、运动绿道、多彩景观道、市民公园廊道、文化公园廊道”等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生态智慧休闲绿道走廊。

梅惠渠创修于1667年,建有东、西二渠,可灌田千余顷,为眉县知县梅遇督凿,故名梅公渠。1935年重新整修,引石头河水,南起斜峪关,北至渭河,西达五丈原下,东到眉县金宁原,灌区干渠南北长14、东西宽13公里,于1947年完工,可灌溉农田9万亩。为纪念梅公之功绩,更渠名为“梅惠渠”。1952年经人民政府全面整修,梅惠渠可灌岐山、眉县15.4万亩农田。现辖石头河水库管理局。

图8为陕西省水利局梅惠渠渠保证章。

黑惠渠位于周至县,引渭河南岸支流黑水。1940年动工,1942年完成,灌区东西干渠长27公里,可灌溉农田8万亩,开渠后“黑水就范,两岸可免泛滥,为利尤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黑惠渠进行多次疏浚改造,如今可灌溉14万亩良田。设黑惠渠管理局。

图9为陕西省黑惠渠行水员证章,铜质,直径2.7厘米。行水员为巩固堤坝、清淤行水渠道的工程专门管理人员。

泔惠渠位于礼泉县东北,于1944年4月建成,当时由泾惠渠管理局筹建兼管,灌溉面积2400亩。1976年12月30日,泔河二库破土动工,原泔惠渠放水渠首作废,改由泔河二库输水,可灌面积增至5000多亩。

涝惠渠位于户县。1943年开工,1947年9月建成通水,分东西两灌区。涝惠渠管理局隶属陕西省水利局。新中国成立后,到1955年可灌溉农田4万余亩。1957年惠安化工厂、户县热电厂以涝河为水源,涝惠渠水源不足,东干渠马营以下渠道填平,灌溉面积压缩到2.1万亩。

图10为陕西省劳(涝)惠渠放水纪念章,铜质,直径2.7厘米,正面中间绘有渠首大坝截面图,注明“1947”年。

汉惠渠渠首位于今勉县老城乡莲水村西,由拦河坝、左右进水闸和冲刷闸组成,引汉江水灌溉,是在汉江上最早修建的拦河坝,堪称“汉江第一坝”。1938年12月动工。1941年5月大坝和北干渠工程大部分完成,7月1日举行放水典礼。1943年2月二期工程南干渠开工,翌年12月竣工。南北干渠输水工程完成,灌溉面积6万余亩。

图11为汉惠渠协助行水人员渠保证章。

褒惠渠工程处于1939年9月成立,同年动工修建,引褒河水灌溉农田。渠首位于汉中市河东店北一公里处,建有拦河坝、进水闸、冲刷闸、沉沙槽、排沙闸、渠闸等,干渠全长32.3公里。1942年6月15日通水,灌溉面积12万亩。新中国对褒惠渠全面整修。1971年石门水库建成后,褒惠渠划归石门水库灌区。

图12为陕西褒惠渠放水纪念章,直径3.2厘米,1942年6月制,背面三位数编号。

湑惠渠位于城固县桔园镇,建于湑水河出山口入平川处,横截湑水河。工程于1941年开工,1948年5月10日举行放水典礼。整个工程由大坝、进水闸、冲水闸和近50公里的东、西干渠组成,共计各类建筑物165座。建成后灌溉城固、洋县土地8余万亩,新中国成立后经1952年、1956年、1964年多次维修、加固、完善,可灌溉面积增加到14.25万亩。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