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镇依托灵秀山金相院周边绿地、森林步道等丰富的森林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彰显文化内涵、兼顾功能定位和主题风格的林长制主题公园,成为石狮市首个林长制主题公园。(详见1月26日《石狮日报》一版)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林长制”三个字分别对应林长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即:以“林”为主题,以“长”为关键,以“制”为本。
林长制的重要意义之一,便是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即:通过各级林长牵头,系统谋划本地区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促进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升,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改善民生、污染防治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建设林长制主题公园,便是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共建共护共享绿水青山的有效实践。
众所周知,石狮地处“风头水尾漏沙地”,加之台风影响频繁,植被存活率、森林覆盖率以及各类林业园林资源均不及内陆山区。这也意味着,石狮更要依托“林长制”,创新林业园林资源利用方式,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努力将有限的林业园林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笔者认为,石狮可以立足当前的文旅发展态势,打造多元“林园+”场景,积极培育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形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好局面。如近年来石狮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足自然生态,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先后推动小丫园林、千玺岚园、中石漫旅社会实践基地等自然营地基地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中小学生的研学好去处。
森林是美丽中国、幸福家园的重要组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林长制,也是提升林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方式。针对此,石狮不妨探索“市民林长”“村民(居民)自治+林长制”等创新模式,提高公众参与度,推动林长制入脑入心,在全社会形成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和社会风尚。
(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