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
第12版:特展 上一版   

世茂海丝馆推出龙年特展

图1 铜双龙钮钟

图2 罗地洒线绣对龙方补

图3 海水江崖云龙纹锦残片

图5 青花五彩龙凤呈祥碗

图4 火焰宝珠龙纹刺绣

图6 如意文物

图7 如意文物

图8 如意文物

本报讯 日前,世茂海丝馆首次对公众展出重磅藏品铜双龙钮钟,并特别呈现十余件“龙年限定”系列藏品,以喜迎甲辰龙年。同时,该馆“会逢如意事——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展”再次上新如意展品,让观众在龙年新春一饱眼福,为龙年带来吉祥如意。

龙年限定:龙年文物重磅展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描写为神异的动物,威武庄严、升腾之势的龙造型彰显力量感与美感,代表着尊荣、吉祥、兴旺、才智等美好愿景,亦象征着力争上游、竭力进取的祥瑞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而重要的精神象征。

适值龙年到来之际,世茂海丝馆特别展出十余件“龙年”文物。龙年限定藏品铜双龙钮钟更是首次展出,展出地点位于世茂海丝馆大堂。

铜双龙钮钟(图1)为明弘治“大明弘治己未年孟春吉日制”铸款,钟座为明嘉靖“大明嘉靖年造”铸款。钟顶端圆弧近平,腹部以一道弦纹分为上下两部分,四方形开光内亦铸云龙纹。龙的造型沿袭永乐时期张口吐舌、鳞片饱满的造型特点,印证明代以五爪龙纹为主的形态,延续至清代。双龙钮,两龙瘦劲遒奇,躬背成拱形,龙身的鳞片纹层次分明。龙生九子,蒲牢为龙四子,张衡《西京赋·注》中记载:“性好鸣,凡钟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铸为钟钮。”钟下方饰一周海水纹,底部为圆圈状“音枚”。

世茂珍藏展厅、海上丝绸之路展厅等常设展同步上新罗地洒线绣对龙方补(图2)、海水江崖云龙纹锦残片(图3)、火焰宝珠龙纹刺绣(图4)、青花五彩龙凤呈祥碗(图5)等龙年主题文物,春节期间还将开展“寻找博物馆里的龙年文物”等系列活动,让游客体验龙年限定寻宝之旅。此外,还将举行多重民俗文化活动,推出“舞动新禧 新春舞狮”“寻找博物馆里的龙年文物”“民俗文化艺人大拜年——糖画、剪纸、粽编”“博物馆里拍大片——绝美新春打卡地”“龙年好物手作坊”“元宵非遗好戏”等沉浸式互动,与游客朋友们一起红红火火迎龙年。

故宫特展:如意再次上新。明清如意展,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立足院藏文物策划、推出的经典专题展览之一,因如意蕴含的吉祥寓意以及社会大众对如意的认同和喜爱,广受好评。

2023年9月26日,“会逢如意事——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展”在世茂海丝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如意与相关藏品中甄选出约150件精品,文物价值为世茂海丝馆历来故宫合作展之最,且有近三分之一的文物从未在故宫其他展览上亮相,属于首次出展。

龙年春节前夕,世茂海丝馆再上新20余件文物精品,本次上新的如意文物(图6、图7、图8),均蕴含着特别的新春“祝福”,如寓意“福寿双全”的木雕嵌珠石金蝠灵芝式如意、祝福“祥瑞长寿”的紫檀填金御制诗文嵌白玉双螭纹三镶如意、寓意“吉庆相伴”的掐丝珐琅万福纹九九如意、“雍正同款”黄杨木雕莲花式如意等。春节期间,各类珍贵材质、华美灿烂的如意主题文物,让广大参观者在世茂海丝馆探寻明清如意的历史渊源,感受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

讲好文物故事,延续文化命脉。值此龙年春节,世茂海丝馆特别呈现龙年限定新展,希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传下去,讲好龙文化故事,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21年开馆以来,“会逢如意事——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如意与狮子题材文物展”已是世茂海丝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落地的第五次联合大展,两家馆院希望通过如意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欣赏珍贵而又美丽的一柄柄如意。通过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权威文博机构、高校合作,世茂海丝馆不断引进高质量的展览,讲好文物故事,助力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

作为发扬丝路文化的重要窗口及传播阵地,世茂海丝馆肩负延续文化命脉的历史使命,始终秉承文化初心,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以促进和提升中华文化教育为宗旨,助力石狮、泉州、福建的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

(记者 尼松义 通讯员 伍雅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