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士层出不穷,一个个经典的故事铸就千古传奇。巧联因未破而津津乐道,绝对因悬案而扣人心弦。文学的魅力与深奥难解的数学、匪夷所思的物理、变幻莫测的化学一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皓首穷经、苦思冥想,游弋于学海中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200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到海宁都是亲临海塘第一线,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把视察水利塘工放在第一位,力求避免“欲卫民而先殃民”,并为其居住所在命名“安澜园”。岁月匆匆,如今,一代名园“安澜园”已经湮没在荒草夕阳中,捍海长堤却依旧护卫着钱塘江畔的百姓。一个文坛佳话应运而生,乾隆于海宁观潮时,望着波澜壮阔,浪叠千层,突然心生一句:“宁海宁波何人镇海得海宁”,令大学士纪晓岚对之, 纪晓岚乍一听,似觉好对,可仔细一想,这一上联包含四个地名,其中“宁海”“宁波”“海宁”中三个“宁”字,“宁海”“镇海”“海宁”又含三个“海”字,且最后的地名与联首地名倒置,又蕴含风平浪静之意,难度极大。纪晓岚至死也没能对出上联,遂成百年绝对。
宁海宁波何人镇海得海宁?
安西安南疆界广西跨西安。
一日,江南白鸿行至江浙,一友人说起此事,试之,苦无合适地名以应之。事隔已久,一朝午间小憩,其耳旁似听呢喃,猛醒:“宁海宁波何人镇海得海宁?安西安南疆界广西跨西安。”上联中除四个地名位置相应外,每一个“宁”正对“安”字,每一个海字正对“西”字,“宁”“安”又可用作动词,指国泰民安,下联“安西”为安西都护府,“安南”为安南国,为当时中国的附庸,广西又可理解为拓展西方,西安可理解为西部安宁,同时为4个地名,皆与上联词性相对,且气势可以大过上联,以昭示中国的万里江山。
(洪亚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