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第05版:精品赏析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商代黑衣陶瓶

这是一件黑衣陶瓶,商代(前1600—前1046)猫耳弄山遗址出土,福建博物院收藏。其制作规整大气,有一种粗犷厚重之感。

浦城猫耳弄山黑衣陶器被称为瓷器的前身。猫耳弄山遗址位于福建省浦城县下洋村猫耳弄山,2005年、2006年,这里清理出商代早期陶窑9座、新石器时代墓葬2座、商代墓葬21座、居址灰坑9个,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早期窑炉。这些商代窑炉的火膛、分焰柱、窑室、烟囱等基本保存,且分布密集,窑炉形式多样,极为难得,具有考古价值。这里出土石器68件、黑衣陶器262件、灰硬陶器105件和大量陶片,器型有罐、尊、釜、盆、豆、盅等。

猫耳弄山窑址群年代在夏商之间,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唯一一个大量烧制黑衣陶器的窑场,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现有大量的夏商时期的黑衣陶器,尤其是闽浙赣地区数量最为集中。猫耳弄山商代窑群是首次发现的以生产黑衣陶器为主的窑群。它的发现,为研究“黑衣陶类型”的年代、分期、产地、窑炉构造、装烧工艺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珍贵实物依据,学术界传统上认为圆窑系统为北方技术传统,龙窑系统才是南方的技术传统,而猫耳弄山窑群发现有圆形、椭圆形、龙窑三种窑炉并存,证明南方商代窑炉多种多样,已经发展出自身独立的窑业系统。特别是独立地发展出烧成温度更高、容量更大、技术更先进的龙窑,这种技术传统是对中国窑业技术的重大贡献。(尼松义 文/摄)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