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史话 上一版   

名垂史册的古代女书法家

图1 卫夫人楷书《古名姬帖》拓片

图2 武则天撰文并书《升仙太子碑》拓片

图3 管道昇行书《与中峰禅师尺牍》,31.7×72.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海 周惠斌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不乏才艺出众、熠熠生辉的女性书法家,她们在书法创作及理论素养上成就卓著,独树一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蔡文姬:我生之初尚无为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东汉末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父亲蔡邕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文姬博学多才,擅长文学,精通音律,以书名世,是我国史书记载的首位杰出的女书法家。然而,她身处乱世,命运多舛。早年嫁于河东大族的卫仲道,成婚仅一年,丈夫因病去世。兴平二年(195),中原混战,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叛乱,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所掳,流落异乡,成为王妃中的一员,生育了两个孩子。

曹操统一北方后,不惜花费重金将生活在北方12年之久的蔡文姬赎回。“文姬归汉”的故事,从此广为流传。蔡文姬回归中原后,潜心整理史料,著有《悲愤诗》两首,一为五言体,一为七言骚体。五言《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长篇叙事诗,全诗108句,共540字,叙写个人不幸遭遇,感伤离乱,激昂酸楚,富于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时代色彩。此外,作有长篇骚体叙事诗《胡笳十八拍》,全诗1297字,抒写了自己背井离乡的惨痛经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胡笳十八拍》后改编为声乐套曲,以曲抒情,荡气回肠,成为中国古乐府中经典的琴曲歌辞。

蔡文姬书法造诣精深,笔法得于其父,真草俱佳,秀外慧中,尤擅隶书和草书。后下传钟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传卫夫人,卫夫人又传王羲之。传世书作现仅留下“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一句,为《胡笳十八拍》第一拍的首句,后人称之为《我生帖》,书迹收录于《淳化阁帖》。《我生帖》为行草书,但保留了隶书笔意,笔画方圆自如,疏密相间,基本字字独立,舒展端秀,温润柔和,仅“之后”两字牵丝连带,以虚为实,飘逸自然,不失女性书法的清丽,洋溢着一股浓郁的古典美。

卫夫人:“书圣”的启蒙老师

卫夫人(272—349),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东晋时期出生于书法世家,家学渊源,一门四代善书。卫夫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自述“随世所学,规摹钟繇”,她将古隶、汉隶笔法与卫氏家学熔于一炉,创立了一种新的隶书,时称“今隶”。

卫夫人于各种书体皆有所长,尤以楷书最为突出。她曾为楷书确定笔画顺序,被誉为楷书法则。正书笔法与结字皆酷似钟繇,尽得神髓,用笔简练,线条清劲,字体端庄,姿态娟秀,但字形已由扁方变为长方形,宽博疏朗,古雅朴茂,起笔收笔,行止自如,明快流畅,带有女性特有的娇柔妩媚、飘逸灵秀之美,充满清丽婉约、娴雅飞动之韵。传世书作《古名姬帖》(图1),5行49字,是其晚年楷书精品之作,清腴而不失情韵,被后人誉为“簪花小楷”。

其阐述书法理论的《笔阵图》,全文500余字,见解独特,指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提出笔力当以“多骨丰筋”为准绳的书学主张。

卫夫人还独具慧眼,识才育才,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在她的指点、传授下,王羲之进步神速,习写楷书“笔势洞精,字体遒媚”,后来博采众长,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今体”,成为古今书法第一人。王羲之曾饱含深情,专门为卫夫人写下《姨母帖》(辽宁省博物馆藏摹本),畅抒感恩之情。卫夫人与王羲之,名师与高徒,共同为中国书法史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武则天:巾帼书碑从此始

武则天(624—705),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690年,废睿宗,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705年,中宗复位,被尊封为“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还是一位标新立异的女书法家。书法初学唐太宗,雍容潇洒,遒劲中饱含飘逸之韵,刚硬中连带圆润之态,强健中富于典雅之姿。后取法二王行草,笔法刚柔相济、妍媚秀丽,笔势婉转流利、收放自如,结体宽严适度、疏密有致,呈现自家面目。

699年二月初四,76岁的武则天赴嵩山封禅,返回时拜谒供奉周灵王太子晋的升仙太子庙,触景生情,回洛阳后乘兴撰文并书写《升仙太子碑》(图2)。碑文表面记述太子晋升仙的故事,实则言此喻彼,歌颂自己开创基业、江山巩固的丰功伟绩。同年六月,勒于贞石,在昇仙太子庙大殿前,树为碑记。

碑文34行,共2129字(含碑额6字),显现出武则天的书法神韵、雄才大略和至高无上的威权。碑额“升仙太子之碑”,以飞白鸟形体书写,字上巧隐10个鸟形,云飞纤巧,诡奇精妙,是中国书法史上“飞白体”书碑的唯一遗存。字里行间意连韵牵,点画落笔之处,赋予鸟头状修饰,线条流动飘逸,字态英迈奇崛,风姿妩媚,神采飞扬,呈现出形意双关的艺术魅力。碑文行草相间,笔法与结体一改初唐帝王的瘦劲之风而趋于丰腴肥厚,雄强纵肆,凸显行草用笔、章草结体、楷书布局、兼具隶意的风貌。字形严整,结体匀称,提按顿挫,灵动洒脱,还不时夹进自造的“天、地、日、月、星”等19个“武周新字”,凸显出王者的开阖豪迈、女性的柔婉清丽。北宋《宣和书谱》评价:“凛凛英断,脱去铅华脂粉气味,其行书驭驭能有丈夫胜气。”

管夫人:书坛“神仙眷侣”管道昇

管道昇(1262—1319)是元代最著名的女书画家,吴兴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人,字仲姬。28岁嫁给“楷书四家”之一的赵孟頫为妻,婚后30年,夫唱妇随,品书论画,鹣鲽情深,被誉为书坛“神仙眷侣”。管道昇才华横溢,福慧双全,是一位温婉娴淑的妻子、循循善诱的慈母。元延祐四年(1317),被册封为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

管道昇善小楷和行书,得赵孟頫真传及精髓。小楷端庄华贵、雍容严谨,行书舒展俊逸、圆润流畅。行楷书结体妍丽灵动,笔画遒媚秀逸,点捺转折,富有变化。《与中峰禅师尺牍》(图3),33行513字,是写给中峰明本禅师的信札。款署“女弟子管氏道昇和南拜覆”,钤“赵管”朱文印。尺牍内容主要感念师恩,希冀其点化亡者,普度已故亲人早生佛界,语言哀痛悲切,表达了对禅林巨擘的感激之情。书体楷、行、草兼备,布局疏朗,字距紧密,行距宽松,线条劲健,笔墨丰腴,字形匀称规整,欹正相杂,结体略呈扁形,错落有致,将飘逸与苍劲、姿媚与雄健融为一体,呈现气韵高古的跌宕之美。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