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闽南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石狮古地名① ——浔尾盐场

《石狮古地名》开栏语:古地名,包含着深刻且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当时区域的社会活动、地域特色及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播价值。本期开始,我们将带领读者一起探寻石狮历史上的古地名。

浔尾盐场位于永宁南侧,离镇区1公里,南临深沪湾,北接壤沙美,东邻永宁、港边,西与子英村相邻。

《永宁镇志》里记载,从唐代开始,岑兜乡的浔尾场就是晋江县海盐主要产地,在闽南一带享有盛誉。《晋江新志·晋江的海盐》记载:“晋江自建县开始,人民就懂得制盐,唐代盐场一个、元代有三个(浔尾、语州、丙州)、明清继之。其中最主要的是岑兜乡的浔尾盐场,沿海五十里,东至港边乡、西至安海乡、南至活州场、北至海,有衙口、埭头、前港、后宅、埔头、岑兜、沙美、西岑、杆柄、林蒲、金埭、港边十二团。兼管丙州场:新市、后市、井尾、蔡埭、庭边、南庭、柯坑、埭边、东石、上丙、下丙、东仓、谢唐、肖下十四乡。浔尾场和丙州场,共一万四千五百二十九坎。生产的盐分三等,一曰净白、一曰次白、一曰青花。净白约占五成。”

据永宁文史爱好者李显扬介绍,过去制盐,有煎法、晒法……而浔尾场使用的是“漏法”翻晒的制盐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制盐技术,所产海盐以优质洁白驰名,并形成以岑兜为中心的“浔尾场”。古时候,管理食盐进出、销售的机构就设在岑兜,岑兜便是当时泉州盐业管理的总部所在。据记载,在全省盐业中,岑兜乡的浔尾盐场规模最大。1949年前,浔尾场的盐务管理所设在岑兜,再由该所派人员分驻各制盐村。

20世纪50年代,岑兜村民仍然以晒盐为副业。1958年,石狮人民公社召集各大队民工在港边和岑兜临海交界处围筑海堤,建设较大型盐场。1961年,永宁从石狮公社析出,成立永宁人民公社。1962年,永宁人民公社盐场正式成立,由晋江县盐务局永宁盐管所对该场的海盐生产进行监管。后该盐场有所扩展,其面积达 3260 亩,年产海盐 3000余吨,并附设盐业化工。2003年,省盐务主管部门决定关停“永宁镇盐场”。至此,延续多个时期的浔尾盐场走入历史,仅留下遗址。

1998年12月,浔尾盐场(永宁区域)古遗址经石狮市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石狮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王秀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