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这个夏天,来石狮感受文旅的 “热辣滚烫”

东大垵:易出片的“网红”打卡点 东大垵段“小威海”的火热,在石狮堪称是“现象级”的。接住了这波“富贵”,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如果说,一段沥青斜坡演绎了“转角遇到海”的浪漫,是吸引许多游客到此打卡的初衷,那么,干净的海岸线、多元色彩组合的滨海公路、相关的轻食配套、新建成的灯塔公园,又为这处“网红”加分不少。橘若文旅“趁热打铁”进驻,持续丰富着这段滨海画廊的景观元素。斗美湾、东大垵、烟墩山、渔船群,这个“渔港风情小镇”的美,值得用脚步慢慢去丈量。

洛伽寺:李现同款出片地 借由红塔湾旅游公路、永宁外线和近两年建成的滨海观光车道,串起了石狮久负盛名的“十里黄金海岸”。借助《春色寄情人》的热门话题,有关话题新媒体播放量超百亿次、全国热搜70余次。李现打卡同款地洛伽寺成为不少游客的首选地。 而除了洛伽寺,周边的红塔湾海岸公园、观音山、黄金海岸、橘若民宿、海洋世界、在宁海民宿,还有与之衔接的永宁古卫城、永宁老街,这些自然、人文景点串珠成线,成为石狮滨海旅游的经典。

海丝三宝: 赓续久远的乡愁记忆 “我家门口有世遗!”泉州申遗成功,22处遗产点中,石狮独拥三个——石湖码头(林銮古渡)、六胜塔、姑嫂塔。作为泉州宋元时期海洋商贸的重要见证,也是“东方醒狮”千百年来逐浪而行、永不止息的足迹,“海丝三宝”承载着众多石狮出外打拼游子的寄思,一直都是石狮文化历史脉络的守望者,陪伴着一代代石狮人成长,也成为外来游客打卡石狮的必选地。

石狮海岸线:阳光、沙滩、海浪 在石狮68.7公里的海岸线,最不缺的就是滨海美景,阳光、沙滩、海浪应有尽有,从锦江外线开始到黄金海岸,游客可以尽情在蓝绿慢道、休闲广场上信步徜徉,也可以登高远眺滩涂碧海,看高铁疾驰过跨海大桥,更可以拿出小桌板,带上小板凳,看这辽阔大海的地平线日出和日落。

尚好呷的烟火气 一座城市中,老街和菜市场,往往是烟火气息最浓郁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是市井的起源,聚集着最为旺盛的人气,更有着洞穿尘世俗事、口腹味蕾的能力,承载着石狮人的浓浓乡愁。 石狮人的一天,往往是从一碗花生汤开始。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位于八卦街传统业态市场附近的王川花生汤。这里的花生汤陪伴了石狮人大半个世纪,花生经过精心熬制,呈现出浓郁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花生被煮得绵软可口,入口即化;鸡蛋则被打散后淋在热汤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蛋花,与花生完美融合。喝上一口,满口的醇香和细腻,让人陶醉其中。 同样在八卦街传统业态市场里,还有许多传承数代石狮古早味的经营摊铺,均陪伴了石狮人几十个年头。如吴树“卤肉担”,以秘制的各种卤味而闻名,有灌肉肠、五香卷、虎鲨、鱿鱼等等。中午时分,点上几种卤味,米饭浇上卤汁,再搭配一碗马鲛鱼羹汤,便凑成了许多老食客们的午间日常。 当然,还有“福记”海蛎煎、煌记川奇面线糊、马脚桥肉粽、王记润饼菜、阿凸芋圆、新惠牛肉羹、林东升牛头狮等也都颇负盛名……各处的传统美食生生不息,传承着一代又一代。

地标美食: 宋元海丝宴 说起石狮美食,这座城市的地标美食名宴“宋元海丝宴”必然是绕不开的话题。南宋时期,石狮籍美食家林洪写下了流传近千载的中国饮食文化经典《山家清供》。今人又用现代烹饪方式将之重新演绎,复原出了山海兜、山家蟹酿橙、通神饼等数十道闽南特色馔品,成为石狮的地标性美食。

自“五一”假期开始,石狮文旅市场呈现出人气“涨”、需求“多”、消费“热”、经济“火”的特点。据测算,“五一”期间,我市东大垵(“小威海”)接待游客24万人次,洛伽寺接待游客23.1万人次,红塔湾接待游客14.8万人次,宝盖山、永宁古卫城、世茂海丝馆等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9.5万人次。

热度不减、人气更旺,“霸榜”景点势头强劲!“借助电视剧《春色寄情人》在央视热播契机,‘李现同款’洛伽寺打卡游热度又掀高潮,以及祥芝镇东大垵‘小威海’的持续火爆等,我市再度成为广大游客心中首选。”此外,宝盖山等A级景区也推出“露营遇手作”“为荷而来”等假期限定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参与。

供需多样、场景多元,文旅产品体验丰富!文化风尚、品质消费,全新业态融合发展!据悉,我市假日文旅消费热情高涨,以文化演艺、国风国潮、传统非遗等为特色的文化消费场景,在石狮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假日期间,石狮市步行街开展“五一逛吃逛吃”游园会活动,推出美食消费团购券,还可欣赏乐队、魔术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泰禾广场、世茂摩天城广场等主要商圈针对“五一”假期推出“交个‘膨’友吧”“诗意初夏 荷‘韵’万千”等特别企划;宝盖山旅游景区、世茂海丝馆、尚益源农场、红塔湾旅游区均推出“五一特惠”票价活动。

本版文字:邱育钦 本版摄影:颜华杰 李荣鑫 郭雅霞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