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 雨林
近期,新茶陆续上市,岁月开始含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茶流在身体里是血液,吟在口中是诗篇。宋代诗人苏轼曾在《望江南·超然台作》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喝茶,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难得的好茶,搭配上精致的茶具,在氤氲的茶香中,品味一番风雅,仿佛回到饮茶之风盛行的宋代。
美好的器物是有温度的,它凝聚了匠人的技艺与巧思,以及独到的审美意趣。上海观复博物馆收藏一件宋代吉州窑玳瑁釉茶盏。此盏敛口,斜腹壁,圈足,胎体较薄,器型规整大气,制作精良。盏通体施黑釉,釉面滋润,其上再洒以不规则黄色点状纹形成的玳瑁釉,莹润厚实,色彩绚丽。玳瑁釉是吉州窑的特色产品,瓷器坯体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做成,生坯挂釉,入窑烧后再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并重烧一次。由于釉层的流动、密集、填缝,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点,故称玳瑁釉。玳瑁釉,如黑暗中的团团火焰,又如夜空繁星,如斑斑点点的金粉,又如飘飘洒洒的雪花,极其美丽。在黑色底釉的衬托下,玳瑁釉瓷器黄褐色的纹路斑驳随性,仿生自然,颇为朴拙静美。正因如此,吉州窑玳瑁釉瓷在宋代受到广泛推崇,是当时流行的黑釉瓷代表之一。
与今人的泡茶法不同,宋人的烹茶法谓之点茶。他们将茶叶采摘之后经过繁复的工序制成茶饼,烹茶时将团茶研成茶末,置于碗底,然后用沸水冲成茶汤,同时用茶筅快速击拂茶汤,使之发泡,泡沫浮于汤面。宋人点茶,对茶末质量、水质、火候、茶具都非常讲究。茶末以白色者为上品,研磨得越细越好,这样点茶时茶末才能“入汤轻泛”,发泡充分;水以山泉为上佳,“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火候也极重要,宋人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末浮,过熟则茶沉”,以水刚过二沸为恰到好处;点出来的茶汤,以汤色纯白、汤花(汤面泛起的泡沫)鲜白、久聚不散为最佳。盛茶的茶具以黑盏为宜,正所谓“黑白分明,胜负立可见”。
观赏这只吉州窑玳瑁釉茶盏,黑色底釉的朴素、深邃、幽深,金棕色斑点的随性、自然、洒脱,二者共同呈现在瓷器上,既不过分肃穆,也不过分华丽,交织出玳瑁瓷别具一格的美感。遥想一千多年前的宋人,把一盏烈焰,品一杯温茶,唇齿留香间品味玳瑁之美,何其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