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石狮市家庭养老床位改造项目已完成首批122户家庭的适老化改造,近日,石狮市民政局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开展项目验收工作。(详见5月19日《石狮日报》一版)
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养老已形成“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在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中,八成至九成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那么,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就成了养老工作的主要矛盾。面对老人“养老不离家”的现状,“家庭养老床位”应运而生。
所谓“家庭养老床位”,是指依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以家庭照护为基础,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为支撑,方便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石狮市“家庭养老床位”改造不仅要让老人住得好、住得安全,也要将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
家庭养老床位,不仅仅是一张床,也不是老人家里的某一张床就叫家庭养老床位,它实际上是一整套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比如洗澡、理发、吃饭等。或者是老人在家里一个电话,专业的养老机构就可以上门为老人提供这些专业化的服务。和机构养老床位相比,家庭养老床位的需求和供给对接得更加精准,所需费用也比养老机构节省了一半以上。
笔者也注意到,虽然家庭养老床位满足了部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但是目前养老行业存在的人员人才短缺等问题也制约着这项服务的发展,且与机构养老相比,家庭养老床位还存在人力成本高、运营风险高等问题。例如,在机构里面,有可能1名护理员可以同时照看3到4名老人。到了居家,机构可能要安排2至3名服务人员上门为一位老人提供服务,人员成本可能比养老机构大很多。此外,人员流动性大也成为家庭养老床位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在笔者看来,石狮本土高校、职业院校等可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并协调相关部门支持,积极推进养老护理行业特殊工种岗位津贴制度,提高岗位待遇,增强岗位的吸引力。作为养老机构本身,要多制定留人举措,深耕服务,结合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手段,真正将专业服务递送到家庭、老年人身边和床边,使老人不离开熟悉的社区、熟悉的环境就能享受到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真正实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实现服务全流程覆盖。
(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