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备受两岸人民关注的“相约端午节 两岸一家亲”第十八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将于这一天在石狮市蚶江后垵澳海域如期举办。届时,两岸乡亲将欢聚一堂,在海上互泼幸福水。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这两个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地方来说,今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蚶江与鹿港对渡240周年。而闽台对渡文化节就源于此。
240年里,蚶江与鹿港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百年历史 让“小舢板变百舸千帆”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湾出海口处——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相隔仅130多海里,既隔海相望又亲密相连。海峡两岸的闽台先民自古便以海为家,“耕海牧渔”。据《对渡碑》历史考证,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政府在蚶江设立蚶江海防官署,统辖当时泉州一府五县(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对台贸易,成为大陆对台通商的中心港口。同时,清政府正式诏设鹿仔港(鹿港)为正口。蚶江—鹿港对渡的繁荣时代由此开启,也使蚶江与鹿港的经贸、文化、人文交流进入全盛时期,于是有了“海接东南一夜舟”“一日买来彰化米”的盛景。满载大米、鹿皮、蔗糖、木材、水果、海产品的商船,从鹿港起锚,驶向蚶江;而满载药材、瓷器、烟茶、工艺品的商船,从蚶江启航,一昼夜即直达鹿港。据《对渡碑》载:作为当时泉州总口的蚶江,“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蚶江成为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中心码头,在旧时造船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达“郊商百余家、对渡船只300余艘”,可见海交贸易之繁荣兴盛。
200多年来,蚶江鹿港对渡从“小舢板变百舸千帆”,虽说曾有过短暂的对渡停滞时期,但这份“两岸情”却根植于心、影响深远。旧时在蚶江船只原有“汲午时水”习俗,随着两岸贸易来往船只增多,情谊交融,每逢端午节,两岸同胞相互追逐泼水、互祝吉祥,久而久之这份“幸福水”越泼越旺。如今,从小舢板发展到电机船,安全快速;由旧时的“男人专项”到如今女性群体也登船共泼,共享“幸福水”;由旧时几艘船发展到如今百舸千帆,场面壮观!
民俗活动 让“两岸泼水喜团圆”
两岸对渡文化是石狮蚶江的一大特色,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海上泼水民俗活动。10多年来,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生机勃发、茁壮成长、阔步向前,为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列入国台办和文化部对台文化交流重要项目,是中央文明办“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之一,被评为“中国最具地方特色民俗节庆”,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展现闽台多元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2024年,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入选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民俗与时代相牵,文化将两岸相连”。闽台对渡活动带来的是两岸血亲的一次次聚首。每年端午节这一天,石狮蚶江古渡上,闽台两岸的同胞们用各种勺、桶盛满海水,在海上相互追逐倾泼,喜庆红火。当“吉祥水”“幸福水”在人们身上淋透,同胞们相视一笑,因为这“圣水”不仅可消灾驱邪、吉祥兴旺,更寓意两岸一家亲。
今年,第十八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将继续以扩大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促进闽台融合发展为主旨,于6月8日至10日在蚶江举办系列活动。其间,除了传统的庙会、护航仪式、海上捉鸭、赛龙舟等精彩活动,更包括闽台两岸灯谜联猜、闽台同宗村族谱展、海峡两岸青年辩论赛以及蚶江对渡碑保护利用项目启动等活动,届时将闽台文化、传统文化、旅游文化融入其中,使之内涵更丰富、品牌更具魅力。
历史寻根 道不尽的乡愁与思念
“提一抹乡愁,诉说两岸柔情;喊一声蚶江,叫一声娘。”不久前,石狮市摄影家协会会长吴泽荣在《石狮日报》发表文章《“喊一声蚶江,叫一声娘”》,引发海内外同胞的共鸣。其文描述作者重走蚶江古渡的心灵感悟,在回望过去的同时结合台湾参访团执行长蔡崇熙自述的人生经历,其在第十八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来临之际带来原创歌曲《喊一声蚶江,叫一声娘》反映广大台胞心声,令人潸然。
“两岸同胞共同创造的海上泼水习俗以蚶江为核心形成‘闽台对渡文化习俗’,历经萌芽期、旺盛期、断续期、中断期、复兴期。”吴泽荣介绍道。
据悉,20世纪60年代后,“闽台对渡文化习俗”中最具特色的“海上泼水”活动曾面临“绝迹”之危。时任蚶江镇文化站站长的林祖武继发现“对渡碑”等重要文物后,致力于抢救“海上泼水”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
1988年6月28日,正逢蚶江“忠仁庙”关帝爷诞辰之日,林祖武极力倡导民众把关帝爷诞辰之日定为“蚶江鹿港对渡纪念日”,举办规模盛大的闽台传统海上文体活动,“海上泼水”民俗活动就此复兴。从此,“闽台对渡文化习俗”异彩纷呈,蚶江海上泼水活动也越来越备受关注。
1999年端午节,蚶江和台湾彰化县和美镇联袂举办“海峡龙舟竞渡邀请赛”,中断已久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至此恢复“海上龙舟竞渡”和“海上泼水”项目。2005年,台胞企业名流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清阔先生赞助举办“名流杯”龙舟赛,掀开“海上泼水”和“海上龙舟竞渡”赛事新篇章,为“闽台对渡文化习俗”的薪火相传注入新的活力。
2006年,时任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的范碧云慧眼识珠,第一次听取汇报后当即答应主办这场盛会,并召集相关专家论证,最终确定节庆名称,成就了2007年的首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实现这一民俗活动由民间自发向政府主导的转型。
2011年,在第五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来临前,喜讯连连:5月15日,在中国品牌节庆颁奖盛典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荣膺“中国最具地方特色民俗节庆”称号;5月23日,“石狮闽台对渡习俗”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为石狮文化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年,“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被列为第三届海峡论坛闽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
紧随“蚶江—鹿港”的商贸对渡,大批大陆人通过蚶江进入鹿港后,辗转去往整个台湾岛。借由活动的举办,在不断创设“两岸连心桥”的同时,石狮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亲情优势,加快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石台海上航运通道,积极推介各类优惠政策,全面加强与台湾的互补对接,大力支持台胞乡亲来石狮就业创业,努力打造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桥头堡”,为福建省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与努力。
(记者 王文豪/文 郭雅霞 李荣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