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商代印云雷纹硬陶把壶,福建省闽侯鸿尾黄土仑遗址出土,国家一级文物。
此壶高23.6、底径14、口径12.4厘米。其为杯口,鬶形流,杯下作丰肩,扁鼓腹,底部接突棱节壮把及浅喇叭形器座。泥质灰硬陶。口沿与肩间附宽带壮鋬,鋬面做数道平行竖槽,上端饰涡形泥条堆纹二个,颈部阴刻划三角形平行斜线纹,肩腹部拍印云雷纹。整件器物看起来十分雄浑大气。
关于这件国宝文物,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发掘故事。
1973年冬天,福州闽侯石佛头中学扩建操场,在一座40米高、名为黄土仑的小土山上,施工人员突然惊叫起来,“快来看,这是什么东西!”在挖出的一个大窟窿里,堆满了陶器,造型怪异,色彩斑斓,还画着诡异的图案。
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国宝。“砸了这晦气的玩意儿!”民工们见这些东西怪吓人,竟然将陶器抱出来狠狠摔碎。“都不准动!全部住手!”石佛头中学的历史老师吴知允冲入人群,制止了民工们的破坏行动。
随后赶到的考古专家,心估计比这些被摔碎的精美陶罐还稀碎,气得连连叹息:“可惜啊,这些都是少见的宝贝!”
此后几年里,专家陆续从黄土仑山上挖掘出竖穴土坑墓19座,商周时代的珍贵陶器158件,距今有3000年历史,专家将此地命名为“黄土仑遗址”。
这批陶器记录了古闽人的生活风貌,绝大部分为日常生活所用的壶、罐、杯、尊、盂、勺、鼓等,有的杯子的附耳,还做成了龙的形状,美感不亚于现代的瓷器。
黄土仑陶器烧制温度经测定在1000℃以上,部分硬陶敲一下还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代表福建乃至中国南方地区商周时期印纹陶的先进水平。(尼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