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第04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咱厝乡音 传悠悠乡情

文化传承

在石狮后花社区,有一位年过七旬的闽南语传承人——许丽华,每每谈笑间,她总能用亲切的乡音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用闽南戏剧的方式为厝边头尾娓娓道来。

近日,在后花社区居委会,笔者见到了许丽华。虽已年过七旬,但她仍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长眉入鬓、唇红齿白,这是她作为传承人的一个习惯,也是她演艺生涯的一种形象管理。伴随着微风,许丽华向笔者聊起她与闽南语、闽南戏剧几十载的不解情缘。她说,闽南戏剧的种子自小就播撒在她的心中,小的时候,她总喜欢在闲暇时哼唱几句。当年有民间戏剧团来学校招生,许丽华在选拔中表现出色,脱颖而出。但是,家里担心她因为学习演艺而耽误学业,并未让她接受系统的演艺培训,她只能在课余时间自己学习。直至退休后,许丽华参加业余文艺宣传队,经常下乡为村民表演曲艺,这么多年从未放弃对曲艺的热爱。20年前,在许丽华的牵头组织下,后花社区文艺队成立,此后,她开始四处表演。

“有海水流过的地方,就有闽南人的足迹。”许丽华不仅在家乡表演,也前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参加同乡联谊会活动,为当地华侨乡亲表演闽南戏剧,熟悉的乡音唤起华侨乡亲们的乡愁。“当我们把乡音带过去时,华侨同胞听到乡音非常激动,甚至热泪盈眶,令我永生难忘。”许丽华感慨道。

谈及几十年来学习闽南戏剧的曲折历程,许丽华说,闽南戏剧对腔调、读音要求极高,因为从小生活在石狮,其闽南语的发音和正宗闽南戏剧发音不同,给她的学习带来了巨大困难,但是她从没有放弃,始终坚持着在外人看来极其枯燥无味的闽南语学习。“闽南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我常常会遇到不懂的地方,此时就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书查询或请教资深老师,追求每一句台词、唱腔都生动有趣。”

许丽华认为,只有不断创新艺术形式,闽南语才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欢迎。近年来,凭借丰富的经验,她积极走进学校表演。通过将现代语言和闽南语结合、创新,使青少年逐渐喜欢这一门地方语言,让这一门语言可以永久地传承下去。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福建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为许丽华颁发了《福建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发音人证书》。这张证书,便是她几十年来热爱闽南语、传播闽南语的最好见证。(陈嫣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