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 王爱鱼
我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是一个标准的“连环画迷”,各种题材的连环画我看过不计其数,其中有关红军长征题材的连环画,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长大以后,我渐渐喜欢上收藏连环画,而对红军长征题材的连环画我更是情有独钟,多年下来,收获颇丰。
我收藏最早的长征题材小人书是1981年7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激战腊子口》,那时我还在乡下上小学,由于我学习成绩好,“六一”儿童节受到学校表彰,奖品中就有《激战腊子口》这本连环画,拿到连环画回家后我一连翻阅了三遍。为保护好这本连环画,我特意包了书皮。这本连环画只有46页,由海洋、启河根据《腊子口上红六连》改编,刘柏荣、程宝泓绘画,描绘了红军战士在1935年9月17日智取天险腊子口的故事。画面上红军战士的机智勇敢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
让我爱不释手的长征题材连环画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2006年7月出版,何溶、万顺编文,沈尧伊绘画的彩版《毛主席在长征途中》。那年我到北京出差,在空闲时间逛新华书店买到。此连环画为24开,画面为34画,以油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再现了毛主席于1934年10月18日从江西于都踏上长征的第一步,到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的全过程,形象艺术地再现了娄山关大战、突破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越草地等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34画面的连环画中,有25画面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岸高大之形象。尤其是第八图遵义会议扭乾坤的毛泽东身穿军装双手叉腰,炯炯有神的双眼注视前方,彰显出领袖风范。
1958年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60开、116图《万水千山》上册(图1),原作者陈其通,改编者陆均,绘画罗兴。对这本连环画我早就有所耳闻,可就是难觅它的踪迹。一次我逛天桥古玩市场,意外和它相遇,我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遇,和摊主讨价还价,终于以不菲的价格买到这本连环画。1952年,话剧《万水千山》首次公演轰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不久就被搬上银幕。而根据话剧和电影改编的《万水千山》连环画共有十几个版本。像1955年5月出版的话剧版本《万水千山》,规格60开,381图,印数6.8万,就很受收藏家青睐。我收藏的这本由罗兴绘画的《万水千山》,描绘了遵义会议以后,从川南回师攻打娄山关开始,经过乌江,巧渡金沙江,过彝族区,到强渡大渡河,用水墨素描形式展现了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的光辉形象。
沈尧伊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长篇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图2),全书共926幅,以前所未有的庞大的气势、极其精湛的绘画笔法、丰满真实的领袖人物、曲折壮烈的长征情结,描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壮举。其中过湘江、遵义会议、过草地雪山等场景尤为感人。湘江边,硝烟弥漫、水柱冲天,敌机低空扫射,血与火的惨烈,满篇皆是处于危机转折中的百折不挠的红军精神。在遵义会议场景的处理上,画家充分运用各种绘画手段,使全景与个人特写自然融合,通过生动的形象刻画,表现了革命领袖的伟大气概,令人感到可亲可敬。而在红军过草地、雪山的表达中,画家匠心独运的构图处理,将红军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完美地传达给读者,感人肺腑。
红军长征题材的连环画不仅展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画卷,而且能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