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第02版:夕阳红·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冲突是否意味着不孝? 他们有话要说

随着子女逐渐长大,当子女的想法与父母不同时,冲突就会随之而来。那么,这样的冲突是否意味着不孝?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冲突呢?记者随机进行采访,一起听听老人的心里话。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觉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安系统退休的老蔡表示,有些争吵并非儿女故意的。于是,他分享了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事。

几年前,与老蔡同住一栋楼的邻居老太太,外出听了一场讲座,带回来一些赠品,随后就向女儿索要银行卡,说要取钱买营养品做投资。她的女儿询问情况后说:“您别买,这是骗人的。”可老太太急了,要女儿交出银行卡,否则就说女儿不孝。女儿依然不给,太太气急之下,在女儿外出时,将门反锁,不让女儿进屋。女儿在外面边敲门边解释:“您存我这儿的钱,我一分未动。如果您要买衣服或者去旅游,要多少给多少。但是我不能看着您被人骗了。”

当时,老蔡闻讯前去劝解,可老太太依然不听劝,像着了魔似的,笃信那个推销营养品的人不是骗子,还说如果不迅速交钱,那所有的好处就让别人得去了。最后,老蔡亮出自己是退休警察的身份,对老太太说:“那些所谓的卖营养品,其实是在搞非法集资,涉嫌传销。”这时,老太太才如梦初醒。老蔡说,从这件事来看,如果老太太的女儿当时顺从老太太,不争不吵的,你觉得就是孝顺吗?

争吵有悖初心

当然,也有不少老同志持不同观点。李大姐就是其中一位。她说,生活中,子女跟父母产生矛盾在所难免的,是和颜悦色地阐述理由,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争吵,这是摆在双方面前的不同选择。作为子女应该想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与父母争吵的方式解决问题,有悖孝道的初心。

在李大姐看来,子女就不应跟父母争吵。遇到矛盾时,要做到心平气和,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解决,争吵只能让矛盾加剧,使双方的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当然,为人父母者,也应耐心听取子女的意见,遇事多同子女商量,这样才能避免争吵,做到家庭和睦。

吵吵闹闹也是爱

随着子女逐渐长大,与父母的想法肯定会有不同。卢大姐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大学毕业时,谈了一位异地男友。起初,她和老伴都不同意,女儿却始终坚守恋情。为此,他们和女儿发生了一场不小的争吵。卢大姐一直强调远嫁的缺点,而其女儿却坚持缘分很重要。最终,卢大姐的女儿坚持自己的想法,在外地当教师,男友也考上公务员,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后,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女儿的坚持最终换取的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如今,女儿工作之余,常与我们进行视频聊天,还为我们网购生活用品,每逢节假日,就回家来看我们。”卢大姐说,她和老伴很庆幸,当初没有阻止他们发展。“虽说女儿距离我们远点,但他们都很孝顺,还计划着等我们退休了,接我们去他们的城市养老。”卢大姐笑着说,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吵吵闹闹也是爱。父母与子女意见相悖,甚至发生争吵时,切不可意气用事,应做到及时沟通,理性对待。

允许差异 宽容冲突

老话说:“顺者为孝。”意思是子女要顺着父母,父母怎么说,子女就怎么做,这才叫孝顺。但老戴认为,在当今社会下,子女不一定什么事都顺着父母,按父母说的办,他们应当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如果父母有说不对的地方,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辩论,甚至可以适度争吵。“我们家就是这样。”老戴说,他的女儿是“素食主义者”,主张不吃肉、不喝奶、不吃鸡蛋。而他和老伴则坚持要吃肉蛋奶,保持身体足够的营养。为此,他们也经常和女儿争论不休,但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他们一致表决:“交给时间来证明!”

老戴说,虽然他们和女儿在这件事上意见相左,发生了争吵,但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亲情,女儿照样每周都来看望他们,心细如发,缺什么东西马上就给买来,是他们的贴心“小棉袄”。因此,他建议身边的同龄人,在思想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允许与子女之间存在差异,面对冲突,要保持宽容。

为此,记者也想说一句:“面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争论不是目的,争吵更不可取。不妨试试交流,通过有效沟通,避免发生激烈的冲突。”

(记者 刘晓娟)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