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7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碗番薯血脉情

狮城诗联夜话 福建省报纸副刊好栏目

一碗番薯,竟出现在菲律宾华侨回乡寻亲的接待宴上。这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这普普通通的一碗番薯,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具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明朝万历年间,在菲律宾的福建商人发现番薯独特的清甜香气和令人满足的饱腹感,感到格外神奇。他们千方百计想把这种耐干旱、耐贫瘠、易移栽、高产量的作物带回中国种植,在当地关卡森严盘查下,他们想出妙招,将一根薯藤交缠编织在一条缆绳中,有惊无险地将番薯秘密带到中国,并推广种植,由此养活了一大批贫苦百姓。

忆苦思甜铭赤子;同心协力献家邦。

在石狮著名侨乡——洪窟,华侨故事,更必须从一碗番薯说起:数十年前,洪窟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农民,除夕之夜,饥寒交迫。这时邻居给他几块番薯,他喜出望外,马上煮熟番薯祭祀祖宗,饱餐一顿,随即前往菲律宾,刻苦耐劳,终于攒下巨富。后来洪窟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远渡重洋,用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无限财富与庞大事业,齐心协力为公益倾注无数心血。

龙腾昊海,少年当遂凌云志; 窟毓芝兰,大德长扬爱国心。

2024年端午期间,旅菲龙窟同乡会近30名在菲华侨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青少年到家乡洪窟村,走入祖辈的“乌篮血迹”,寻根、学习。一行人瞻仰由华侨捐资建设的洪窟卫生院、华侨影剧院,旧小学、洪窟村龙隐寺,在建的洪窟村老人居家养老活动中心等处,并在祠堂举行寻根谒祖仪式。

这一碗番薯,在村中的接待宴上,成为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成为忆苦思甜的味道,成为祖祖辈辈口中的传说,成为华侨与故乡的血脉深情。带着“番薯”的乡音,萦绕在海内外游子心中,永远,永远……

(江南白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