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 雨林
石榴花是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其颜色鲜艳绚丽、灿若云霞,又名“丹若”“沃丹”等。2000多年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石榴引入我国,这种果子便深受古人推崇,被誉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石榴的果实因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被民间视为象征多子的祥瑞之果。
花果并丽、火红可爱的石榴,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的喜爱,石榴花果纹饰也因此成为我国传统的吉祥纹饰之一,寓意华丽富贵和多子多福。
这是一件清代中期的錾胎填珐琅石榴形盖盒,盖盒宽10.2、高9厘米。
此盖盒造型呈倒置的石榴状,形制婉转流畅、工艺精湛。子母口扣合而成石榴瓜棱形,底部呈五瓣状。器物表面及内壁皆鎏金,盖盒采用錾胎填珐琅工艺装饰,鎏金为地,以蓝、绿、粉、白等珐琅色施彩。器盖饰果蒂及石榴枝叶,果蒂曲虬,石榴花叶翻卷,叶面舒展写实,给人以美的感受。
錾胎珐琅是在金属胎上錾出花纹,使纹样轮廓线起凸,在其下陷处填充珐琅药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呈现宝石镶嵌的效果,元明时期称为“拂郎嵌”。錾胎珐琅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前的埃及,后传至欧洲,元代由欧洲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