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主办,泉州市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石狮市中医院等承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暨针灸康复临床应用论坛在石狮市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及代表超过200人线下参加会议,近8000人次线上观看论坛直播。
本次论坛为期三天,以“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助力针药传承发展”为主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灿东,台湾“中医师公会全联会”荣誉理事长孙茂峰,中华中医药学会两岸交流合作委员会主任杨金生,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会长梁克玮,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苏友新,台湾“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林文泉,台湾“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执行长赖滢如,石狮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艺波,石狮市政府副市长黄明瑄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陈俊峰在致辞中表示,中医药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财富,也是联系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中华中医药学会始终致力于促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已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连续举办五届“海峡两岸地道药材临床应用论坛”以及六届“海峡两岸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充分交流分享两岸中医药事业发展最新进展,进一步加强两岸针灸康复临床交流合作,推动更多优秀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梁克玮表示,学术无藩篱,两岸一家亲。两岸中医药一脉相承,此次论坛探讨针灸及中医药康复经验,为两岸青年中医药人才创造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增进海峡两岸同胞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体现了中医药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希望两岸中医人能携手共进,持续在中医药多层面进行交流,深化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
苏友新在致辞中表示,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坚持立足福建中医药独特优势,积极建立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常态化机制。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共同打开两岸中医药学术常态化交流的大门,促进中医药融合发展,以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的积极成效,为两岸人民带来更多健康福音。
黄明瑄在致欢迎辞时表示,近年来,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成果丰硕。此次论坛为两岸青年才俊提供了交流互鉴、共同进步的平台,这对于促进海峡两岸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助力石狮中医药事业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主旨报告环节,李灿东从人文方面探讨中医传承人才培养,结合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经验,分享了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正确树立中医药理论思想,打好中医理论基础。孙茂峰以《卢鼎厚教授与王岱教授针刺手法在台湾的传承与发扬》为题进行报告,介绍了阿是穴的定义、取穴方法以及临床用法,分享了阿是穴研究成果、临床诊疗中使用阿是穴的案例和经验。杨金生在主旨报告中,结合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学术思想,详细介绍了针刺治疗中风和痹痛的辨证思路和取穴规律,并分享了临床诊疗的具体技巧和方法。林文泉围绕海峡两岸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与创业交流现况与展望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推动两岸中医药青年交流互动的实践经验与成功案例,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两岸青年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此外,论坛还邀请了政医教研产等领域的两岸专家,以“两岸青年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为题进行对话交流;举办专题报告环节,邀请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静、台湾糖尿病领域相关协会理事长梁添寿等两岸专家学者围绕两岸中医药传承创新、针灸康复服务能力提升、道地药材产业与资源现状等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论坛上,还进行了适宜技术培训,泉州市正骨医院院长陈长贤现场演示中医推拿特色手法。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了石狮市中医院、市中医药学会等,详细了解石狮市及周边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探寻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新契机。
其中,在石狮市中医院召开的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和校地合作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积极推动人才、学科、科研项目落地石狮,造福百姓。
(记者 黄翠林 郭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