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09版:徽章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徽章萦绕口琴声

图1 中华口琴会会徽

图2 中华口琴会宁波分会证章

图3 上海口琴会证章

图4 光明口琴会证章

图5 新声口琴会证章

图6 福州青年会口琴队纪念章

图7 友声口琴队证章

图10 上海口琴厂纪念章

图8 国光口琴厂出入证

图9 国光口琴乐团证章

图11 公私合营中央口琴厂证章

图12 华懋口琴厂证章

■贵州龙里 周继厚

口琴是一种用嘴通过呼吸进行吹奏的小型乐器,其渊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口弦”。据相关考古研究,2018年陕西石峁遗址出土4000年前的口弦琴(也称“簧”),专家认定为口琴的雏形。18世纪欧洲人借鉴东方文化改进而成口琴。

口琴构造简单、携带方便,能吹奏各种音乐旋律,音色美妙多变,因而受到许多音乐爱好者青睐。

上海是中国口琴音乐的发源地,早在1929年就成立中国最早的口琴协会——中华口琴会,其宗旨是“提倡口琴音乐、陶冶性情、移风易俗”,并在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设立分会。1931年,该会出版《中华口琴界》杂志,成为中国最早的口琴专业刊物。此后又创办口琴乐队,定期广播演出。

图1为中华口琴会证章,银质。该章有多种版式。

图2为中华口琴会宁波分会证章,铜质,直径2.4厘米。

20世纪初是口琴发展的鼎盛时期。到1934年,上海成立的口琴会有百余个,多数昙花一现,其中著名的有中华、大众、上海和光明四大口琴会。

石人望是中国著名口琴大师,他集演奏、作曲和指挥于一身,于1932年秋创办大众口琴会。该会名副其实坚持走大众路线,将口琴普及推广到工厂、学校、兵营,逐步在市民阶层形成时尚。口琴不仅民众喜欢,也受到一些名人青睐:丰子恺就是口琴的忠实爱好者;著名作曲家朱践耳于1938年到大众口琴会学习,以后又学手风琴。由于天赋出众再加自身勤勉,经几年磨炼,为他以后参加新四军文工团和一生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3为上海口琴会证章。

图4为光明口琴会证章,背面戳印“大同厂”造。

图5为新声口琴会证章。

口琴会分初级、中级、高级和研究班四档,最好的学生组成口琴乐队(简称“口琴队”)。1926年秋,大夏大学口琴队成立,这是有文献记载的全国第一个有组织的口琴队。

随着口琴会的创办和口琴教育的普及,各机关、单位、工厂、学校等纷纷成立组建口琴队,有徽章可考的就有红星口琴队、新亚口琴队、福州青年会口琴队、友声口琴队、广大中学口琴队等,为传播口琴文化作出了贡献。

图6为福州青年会口琴队纪念章,背面戳印“福州证章合作社”及两位数编号。

图7为友声口琴队证章,银质,尺寸2.1×3.2厘米。

以上口琴队多数成立于抗战时期。口琴这种乐器成为民众表达爱国情怀的号角和武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起过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当年,上海到处都有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并不断蔓延全国各地。无论在广场、街道、工厂、学校或军营,口琴鲜明的节奏和催人奋进的旋律,伴随着歌咏者发自心底的爱国激情,化成一首首雄壮激昂的战歌,激励着亿万军民投身伟大的抗日洪流。据载: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日寇周旋五天五夜后不幸壮烈殉国,随身物品仅一只口琴。将军生前经常在休息时给战士们吹奏,还教小战士学习口琴。在艰苦的环境中,悠扬的琴声给战友们带来心灵的慰藉,也激励着同志们勇往直前战胜日寇。

20世纪初,中国市场的口琴均为外国制造。到1931年,上海开办中国新乐器制造公司,生产“宝塔”牌口琴,结束中国人不能制造口琴的历史,打破外国口琴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提倡国货,当时林森为乐器厂亲书“为国争光”题词。次年,该厂将“国光”作为商标。从此,“国光”就成为名牌口琴而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新乐器制造厂改名国光口琴厂,并成立国光口琴乐团。

图8为国光口琴厂出入证,铜质,尺寸4.2×1.2厘米。

图9为国光口琴乐团证章,背面两位数字编号。

1935年后,陆续有大中华、中央、上海、华侨、华懋等多家口琴厂投产,年产量10万支左右。抗战爆发后,口琴厂相继关闭。抗战胜利后先后复业,其中中央口琴厂生产规模较大,聘请石人望为监制人,特制一款“石人望”牌口琴(后改为“群众”牌)。产品由原来单一品种向复声发展,市场声誉较高,且有部分产品销往我国香港地区和东南亚。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口琴产业迅速发展。中央口琴厂于1954年公私合营后兼并光明、华侨、华懋等口琴厂,生产规模扩大。到20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通过改革调整,成立上海口琴总厂,一跃成为国内最大口琴生产厂,年产量近2000万支。

图10为上海口琴厂纪念章,通径1.5厘米,背面铭文“上海口琴厂赠”。

图11为公私合营中央口琴厂证章,直径3.1厘米,背面两位数编号。

图12为华懋口琴厂证章,背面三位数字编号。

进入新世纪,随着制作工艺不断进步,设备设施不断更新,管理技术不断完善,中国的口琴厂研发出品种数量繁多的产品,包括全音阶、半音阶、复音类、合奏类应有尽有,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琴制造国。《中国口琴图谱》收录自1931年到2010年国内外生产的口琴2530只(套),其中中国造2437只、外国造93只。目前,全国有20余家具有完整生产能力和自有品牌的口琴制造企业,主产区在江苏江阴,产量已占全球近80%的份额。

虽然口琴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它在流行音乐中的地位已经得到认可和重视。2018年,国家首次把口琴列为正规乐器,并列入音乐考级目录。口琴作为一种独特的乐器,看似简单却充满魅力,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和享受。

小小口琴,方寸徽章,承载着几代人的历史记忆。中国口琴的发展演变,不仅是一段跨越时空的音乐传奇,更是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