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06版:民生热线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水陆空”齐上阵 这场演练“有点料”

——石狮市2024年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演练侧记

水上救生科目演练

U形飞艇救回落水者

无人机抛投救生圈

水上救生机器人、抛投无人机、“龙吸水”应急排涝车……8月20日,石狮市举行2024年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演练,设置排水管道堵塞应急处置、低洼地带人员转移、沿海船只人员转移撤离、水利工程联排联调、地下车库抽排水、跨单位紧急调度联动、倒伏树木处置、水上救援等8个科目,一批“黑科技”装备竞相登场,全过程检验快速响应、协同作战和应急处突能力,涉及13个部门单位及5支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参加演练。

救援“奇兵” 上天入水

无人机抛投救生圈、水上救生机器人“带你回岸”……在水上救援演练科目中,这一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该演练科目模拟在奈清水库救援两名落水群众的过程,用上了两种智能救生装备。

演练中,鉴于两名落水者相隔较远,消防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后,于是与水库管理单位协作救援。兵贵神速!消防救援队员操作U形飞艇(水上救生机器人)抵近落水者,水库管理单位无人机组操作无人机向落水者抛投救生圈,随后由消防救援人员驾驶动力艇救援。

据介绍,U形飞艇又称水上救生机器人,具有智能修正航向、失联自动返航功能,在靠近落水者后,落水者迅速抓住它两边的拉手,在救援人员的操控下,可快速将落水人员带回岸边。随着近年来科技发展,智能救生装备频频上新,除了U形飞艇,还有一种“会飞的救生圈”,可从天而降,快速救援落水者。

未涝先排 顶潮强排

“降雨量已达180mm,下游海水涨潮,即将出现顶托,开启排涝泵强排!”在水利工程联排联调演练科目中,再现水头排涝枢纽工程“顶潮强排”的场景。

“顶潮强排”正是水头排涝枢纽工程的“硬核”之处。于2022年建成的水头排涝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排涝、纳潮、挡潮等相结合的水利枢纽工程,是福建省级重点项目,也是石狮市民生工程,全面提升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使中心城市防洪排涝不再受制于“海水顶托”。“3台竖井贯流泵同时运行,每分钟可抽排8100立方米的水量。”该工程投入运行以来,经历了“杜苏芮”“海葵”“格美”等多场台风暴雨实战检验。

演练过程中,根据气象预警,位于上游的浦内水闸“未涝先排”开闸泄洪,随着降雨量逐渐增大、又逢“天文大潮”,水务中心立即调度水头排涝枢纽工程开启排涝泵,实施“顶潮强排”作业,有效缓解上游及中心市区排涝压力。

“同心锁”与“五小件”

在低洼地带人员转移科目演练中,两个细节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

一是“同心锁”。在组织群众转移过程中,镇村干部对危房内水、电、气进行关闭;为防止已转移群众回流,各村为危房户购买2把门锁,门锁组合成为“同心锁”,危房住户和属地村委会各自拥有一把钥匙,只有双方均到场才能共同打开大门,“群众一把锁,锁住财产;村里一把锁,保护生命;一门两把锁,锁住安全”。

二是“五小件”。“五小件”用品,包括救生衣、安全帽、强光手电筒、防雨护具、救生哨。如今,这已是基层防汛干部的“标配”。2023年,我市根据上级统一要求,为一线防汛干部配齐“五小件”,参与隐患巡查排查、转移避险和抢险救援任务的基层干部,必须统一配备个人安全防护“五小件”,确保行动安全。

以练为战,护城安澜。一场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演练,充满科技感、人性化与硬实力。

(记者 林恩炳)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