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石狮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诊了很多咳嗽的孩子,让家长非常焦虑的是:宝宝长时间咳嗽,咳起来好吓人,用药一段时间也不见好……这有可能是“百日咳”在作祟。医生提醒,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防止感染“百日咳”。
何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它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其以长时间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因咳嗽时间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需要注意的是,“百日咳”的病程并非一定为一百天,感染人群一般4~6周较为常见,1岁以下婴儿的发病率最高,该人群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也最高。因此,医生提醒要注意预防“百日咳”。
如何预防?医生介绍,居室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避免受凉;要少吃多餐,选择易于消化吸收;宝宝的衣服被子要常洗常换,必要时用紫外线消毒空气,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止咳药,不祛痰而强行止咳是很危险的。喂奶时若发生阵咳,等阵咳过后再喂,防止窒息。
此外,接种疫苗很重要。儿童应在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如果与患者有亲密接触,且患者处于咳嗽3周内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暴露性预防。日常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
(记者 许长财 通讯员 蔡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