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西汉时期的铁斧,长11、宽7.5、高3厘米,崇安汉城遗址出土。其呈长方形,中空,双面刃,一侧近刃部有圆孔,表面锈蚀严重,凹凸不平,福建博物院藏。
从这件锈迹斑斑的西汉铁斧上,我们能读到一些历史信息,了解到西汉时期铁质用器的造型、构造和生产工艺等情况。
城村汉城遗址,又称古粤城、闽王城。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距市区35公里。城址坐落于连绵起伏的丘陵地上,东、西、北三面崇溪环绕,依山傍水,面积48万平方米。
城村汉城遗址城墙为夯土建筑,周长2896米,城门两座。城内探明大型建筑群基址4处,冶铁作坊遗址5处,居住区15处以及烽火台、排水系统、古道路多处。中心建筑区是一组大型宫殿建筑,有大门、门卫房、正殿、西侧厢房、西侧殿与东暖房等,并有科学的散水设施遗址,规模宏大,反映了汉代闽越族人民建筑成就。1996年11月20日,城村汉城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全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时,于武夷山市(原崇安县)兴田镇城村的东南侧,发现这座保存较为完好、距今2100年以前的汉代闽越国古城址。
1959年秋冬之际,福建省文管会组织考古队,对该城址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在北部马道岗高坪上,发掘了大型房屋建筑基址一座,开掘探方(沟)20个,揭露遗址面积共计864平方米。通过此次考古发掘工作,考古人员确定城村古城的年代应为汉代,定名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并且基本搞清了此城的大小范围、平面形制及城墙的构造和城内部分道路情况。(尼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