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 李润
盛世华诞,共度国庆。团圆的中秋节余温还未散尽,我们又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日,并以此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国产烟草企业则不时推出庆祝国庆节的烟标,由此记录下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国庆烟标诞生于何时?不得而知。鸿光烟厂曾出品一款“国庆牌”烟标(图1),这枚设计简洁、寓意深刻的烟标,主版于“国庆”“国庆牌香烟”下面,在一幅中国版图与两面旗帜组成的画面两旁分别印有“庆”“祝”字样,副版则在天安门图案上下方,分别印有“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1951”字样。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枚烟标在庆祝第二个国庆节的同时,还旗帜鲜明地在烟标上留下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时代印记。贵阳烟草公司出品于此后的“祖国”烟标(图2),则采用宏大的宽银幕全景场景,以明快的暖色调,道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只见我国各族人民身着节日盛装,在彩球飘飘、五颜六色的射灯光柱直射天空背景衬托下,聚集于天安门前的华表周围,在撼天动地的鼓乐声中载歌载舞,尽情地为祖国庆祝生日,手捧烟标,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为此舞之蹈之。这幅精美绝伦的画作源于1957年第18期《时事手册》封面,题名《欢度节日》,作者是赵静东。设计者把此画移植于烟标过程中,对原作做了深度创作调整修改,进而使原作上的单个华表和五根光柱,在“祖国”烟标上华丽变身为一对华表和十七根色彩有所不同的光柱,色调也比原作更加艳丽,欢庆人群也由原作的一队人群,化身为五队人群,庆祝国庆节的宏大壮观舞蹈场面,与此同时人物造型、舞姿乃至彩球、飘带数量、垂下的树枝也有所调整或增加。充满欢声笑语的祥和喜庆画面,充分表现了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亲如一家,和谐紧密地团聚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温馨而又幸福地享受着甜美的生活。
当我国第一个十年大庆来临之际,国营沈阳卷烟厂为此专门出品“大庆”烟标(图3),这枚烟标主版近景左上部悬挂着一个大红灯笼,而在天安门与华表的上空,升腾起的彩色气球,以及飞翔着的和平鸽,进一步营造出浓郁的国庆喜庆氛围;副版无数彩色气球飘升在一个大红灯笼周围。国营青岛第一卷烟厂出品的大红底色“国庆”烟标,主版于金色的天安门上方印有“庆祝国庆”等字样,副版在“和平万岁”下方,飞翔着数只和平鸽。引人注目的国庆十周年庆祝烟标还有不少。安徽蚌埠市东海烟厂出品的“光辉”烟标,设计也相当出色,该标主副版图案相同,均是由表示工业的齿轮和代表农业的麦穗组成一个形似灯笼的图案,在这个图案上面中心是放光芒的空心“10”,年号“1949”“1959”分列灯笼下部左右。广州市地方国营南方烟厂出品的“罗定香叶”烟标(图4),副版上印有“庆祝国庆十周年”等红色宣传文字,在烘托国庆喜庆气氛的同时,又向民众发出工农业协同发展、齐头并进的号召。
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神州大地迎来国庆三十五周年。当时有20多家烟草企业出品了40多种加印有庆祝国庆三十五周年等字样的烟标,是出品国庆庆祝烟标最多的时期。其中国营南京卷烟厂出品的“国庆”烟标(图5),以鲜红的大红底色突出国庆的喜庆氛围,该标主版由烫金的天安门和35组成,腾空而起的烟花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首都国庆夜的欢腾景象,副版则在这个图案上方,加印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字样。而中国烟草总公司零陵卷烟厂出品的“喜庆”烟标,副版为我国版图的画面,主版图案由天安门、花灯和礼花组成,在其上下方则分别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1949—1984”字样。
国庆五十周年期间,又有不少国庆烟标问世。如广东广州卷烟二厂出品的“双喜”烟标(图6),不仅于顶标位置印有由国旗组成的“50”图案,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字样,而且在烟标的折口处还印有“香港政府庆祝澳门胜利回归”字样,该标由此成为一枚不可多得的双重庆祝烟标。
尽管庆祝国庆节的烟标,遵循着“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惯例,不过也有例外。如林县卷烟厂出品的“红旗渠”烟标(图7),副版于天安门与花灯以及飘扬红旗组成的图案下方,印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 1949—1973”字样。太原卷烟厂出品的“2000”烟标(图8),主版印有“庆祝国庆 1949—1983”字样。中国北京卷烟厂出品的“北京城”烟标(图9),主版于燃放烟火的天安门图案下方印有“1949—1985”字样。
我国烟草企业出品的这些各具特色的国庆烟标,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逐步前行的辉煌历程,如实地记录了全国人民喜迎国庆的历史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