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4日上午,灵秀镇专门邀请专业人员到镇里,为全镇干部职工、各村居主干,进行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的现场培训。记者获悉,为助力提升应急救护能力体系建设,日前,灵秀商会专门向灵秀镇政府和灵秀派出所捐赠4台AED设备。
据悉,AED是一种便携式、操作简便的医疗抢救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通过电击除颤,使心脏恢复窦性心律。2020年起,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健康福建2030行动计划》,我市便有序推进“AED安心场所”建设。10月12日中午,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市首次使用AED成功抢救一名心脏骤停患者。
灵秀镇是石狮的商贸重镇,民营企业众多、专业市场繁荣,每天在区域内活动的人口在20万左右,120呼叫量占全市20%以上。为更高效满足辖区内群众急诊急救需求,石狮市急救中心灵秀分站于2022年成立。当年12月起,灵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并在今年初通过国家认证授牌,让更多的胸痛疾病患者、特别是有致死性胸痛疾病的群众在基层即可就近、及时就诊,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规范处理。而AED的陆续投放,则让灵秀辖区的“救心”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
有了“救命神器”,懂得使用才有用。当日的培训中,相关技术负责人手把手为到场人员进行实操讲解。“打开电源,在患者右胸壁上方和左胸下外侧分别贴上电极片,而后不接触患者,等机器自动分析后,根据提示按下放电按钮即可。”该技术人员表示,除颤后需要继续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以胸部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为一组,连续进行5组,直至AED提示继续分析心率,“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不要擅自移除电极片和关闭电源,而应根据指示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除了一台放在值班室,另一台我们准备投放到人流密集的服装城。”灵秀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也希望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便碰到急性胸痛、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时可以采取果断措施,赢得抢救“黄金时间”。
(记者 康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