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10版:闽南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石狮古地名13

宽仁古地名 盘点(下)

城隍街:位于宽仁辖区内,长约100米,宽约8米,因石狮城隍庙坐落于此而得名。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攻陷永宁城,到处烧杀掠夺,百姓纷纷夺路而逃。其中有位庙祝背着永宁城隍公塑像逃至石狮宽仁,在观音亭下街东南端登阶时不慎跌倒,于是在此搭棚设立祀奉,后来建庙,香火鼎盛。

钟楼脚:位于宽仁与新华交界处,在糖房街、大仑街、上帝街、卖鱼街的交叉路口有一座白色洋式钟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4方,高约6米,建于1947年。该钟楼是当时石狮工商界为方便往来客商查看时间而筹资兴建的。钟楼周围地带因此被称为“钟楼脚”。1978年,整顿市容,钟楼因有碍交通被拆除。如今又被恢复了。

南北何(佘厝围):位于宽仁辖区内。据说,南何与北何两座古厝建造者是宽仁何氏兄弟。何氏兄弟原籍鳌江(永宁港边),清顺治十八年(1661)实行迁界而移居宽仁。后来,在糖房街附近居住的佘姓人家,要迁回鳌江,于是佘氏就把“佘厝围”让给何氏,以换取何氏在鳌江的土地。因此,“佘厝围”从此易名为“南北何”。

观音亭街:位于宽仁凤里庵左右两侧,是石狮最古老的街道。由于凤里庵俗称观音宫,内供奉观音菩萨,外有一座石亭(已不存在),于是这里被称为观音亭。宋时,观音亭至馆顶驿馆间,小店铺不断出现,逐渐形成小街,称为观音亭顶街。后来商业繁荣,小店铺向观音亭东南方向发展,形成另一段小街,叫观音亭下街。后来这两条小街合成观音亭街,如今被改称为凤里街。

烧金围:位于宽仁观音亭后。据说居住在“围”内的蔡氏家族供奉着“蔡阿爷”神,善男信女经常在围内顶礼膜拜,并在场院里烧金纸做佛事,故被称为“烧金围”。

驴驼围:位于宽仁万灯巷东端背面。据传,明嘉靖年间,倭寇攻陷永宁卫,百姓纷纷内逃,王姓兄弟逃难到此建房安居,饲养驴驼(驴在闽南方言中叫“驴驼”)为客商运送货物,各养驴户也纷纷来搭火落脚,这里便被称为“驴驼围”。

围是闽南建筑的一种形式,由正房(北房)、道房(南座)、东厢房、西厢房四列房屋围成一圈,南面留有缺口作为通道,中间形成一个长方形庭院,在围内居住的大多是大家族。

(王秀婷 洪天恩 整理)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