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咬文嚼字》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银发力量”入选。这表明“银发力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今年以来,石狮充分发挥我市银发人才的政治、经验、威望等优势,积极引导老干部、老专家、老党员等银发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化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使他们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九类银发人才齐发力
不久前,一场“接地气”的反诈科普活动在宝盖镇仑后村委会上演。来自石狮市银发人才总队法律法规服务队的老党员林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得到仑后村老年朋友的点赞与好评。林屏告诉记者,从司法所退休后,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普法知识带到基层老年朋友身边,她甘之如饴。
近年来,石狮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老干部局、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关于建强用好银发人才库的部署要求,深入摸底、层层动员,建立了超过200人的银发人才库,并按照党建党务、基层治理、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文体艺术、医学卫生、教育教学、乡村振兴、产城融合等9个领域,引导符合条件的退休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医务工作者等各类银发人才精准入库,发挥“老有所为”作用。
“通过开展生态环境研学活动,可以增强青少年对石狮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退休后,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老党员陈省华不仅亲自带队,组织身边的老年朋友参与净滩志愿服务,更是走进校园传播海洋环境保护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为”的精神内涵。前不久,她带领30余对亲子开展“探寻海洋 向海而行”生态环境研学活动。石狮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银发人才环境保护服务队党支部书记黄金山前往现场教学,向家长、孩子们介绍石狮如何大力推进美丽海岸线建设和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养殖业发展。
银发人才助力科普宣传
不久前,银发人才施专专老师以她30多年的教学经验走进石狮市服装城实验幼儿园,为该园大班100多位家长作“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养成良好习惯”辅导讲座,生动阐述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观念、握笔姿势、朗读与阅读、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入校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石狮市银发人才总队还组织成立银发人才“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团,相继深入到宽仁实验小学、桃源小学和银江华侨学校等学校,宣讲关于时代先锋吴新涛、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导弹之父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2024年以来,石狮市银发人才总队党委将科普宣传作为重点工作,组织银发人才各服务队党支部党员深入基层、社区、学校开展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其间,来自医学卫生服务队的退休医生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的制作,多次下基层开展义诊服务;教育教学服务队的银发人才现场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文体艺术服务队的退休干部们通过灯谜、书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普知识。
银发力量赋能城市发展
今年以来,石狮市银发人才总队充分发挥银发人才的经验、技术优势,组织银发人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等调研工作,为石狮高质量发展赋能。
市银发人才产城融合专委会负责人陈严,年近七旬的他,依旧活跃在石狮各大重点项目施工现场。特别是八卦街传统街区的改造,陈严称自己已不记得走了多少次。“反正退休了‘闲着’也没事,就爱来八卦街这里‘逛逛’。”事实上,陈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闲逛”并没有他说的那么“轻闲”。记者了解到,他在“闲逛”时,脑袋里却是在寻找凤里庵、观音亭、城隍庙等老石狮的“老味道”,是在琢磨怎样改造街区,让八卦街再现当年的烟火繁华。
退休,对陈厚典而言,是新使命的开始。于是,他毅然挑起重担,出任石狮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林专委会主任和乡村振兴银发人才服务队党支部书记,带领一支由老专家、老教授组成的团队,活跃在乡村振兴的最前线。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土壤普查专题培训,到豇豆种植技巧传授,再到乡村农安监管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陈厚典及其团队始终走在农技普及与推广的前沿。他们采用理论授课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参训学员能够迅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加速转型成为具备现代经营理念和技术能力的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输送了一批批新鲜血液。
位于永宁镇前埔村的“绵羊农场”里,每逢周末就有不少家长带孩子前去打卡,体验乡村旅行。而在此项目落地之前,陈厚典就多次与村干部深入交流,针对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的短板,共同探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引入亲子游、农家乐体验等多种业态的建议,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4年,陈厚典荣膺福建省第二批乡村振兴指导员殊荣,也是我市银发人才队伍中唯一一位获得此殊荣的指导员。
“银龄有行动,银发有力量。”石狮市银发人才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离退休干部、老党员自愿加入银发人才队伍,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发着光和热,谱写“老有所为”的最美篇章。
(记者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