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春运,岁岁归途。春节前夕,数亿人次跨越千山万水,只为这一刻的幸福团圆。在南来北往的澎湃人流背后,是各行各业工作者对家的深深眷恋,他们怀揣着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一年的劳动成果,毅然踏上归乡的旅程。
“点对点”包车送150名贵州籍务工人员返乡过年,还送上“新春大礼包”……石狮市总工会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交通和港口局等单位,举办“情暖归途·幸福直通车”贵州籍职工返乡过年爱心巴士活动,聚焦外来务工人员现实需求,推出“包车返乡”的兜底服务,并与贵州省当地有关部门联动,“点对点”送贵州籍职工直达家门口,让暖意铺满回家路。
事实上,春运早已不再是交通运输部门一家的事情。每到此时,各地政府、企业以及工会组织打出春运“组合拳”,彰显城市温情,情暖归乡之路。如,广东推出的“山海心连情 温暖返乡路”、湖南推出的“湘融湘爱 情满归途”、浙江推出的“浙产返乡‘包’”等等,有的甚至推出返乡专列、返乡包机……从“送人”到“留人”,诸多城市使出浑身解数,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提升城市影响力,让务工人员感受到尊重和关怀,进而增强他们和所在企业、城市的黏性,以期实现务工人员与这座城市在来年的“双向奔赴”。
春节假期,既是团聚的佳节,也是城市、企业留人的一场大考、一场PK。“抢人”背后,“抢”的是人口红利,拼的是城市竞争力。有专家分析,新一轮“城市抢人”背后折射出中国城市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相关产业及其人才资源重要性凸显;另一方面老龄化趋势加剧、生育率下降,适龄劳动力人口难以满足城市需要。在此背景下,更多人才和年轻劳动力就意味着城市发展的更多动力。
当然,“拴心留人”贵在平时,需要政府和企业两端同向发力。前不久,《石狮日报》刊发《返乡过年的温暖旅程》一文,讲述新远辉化纤纺织科技公司的贵州籍挡车工张友林自驾返乡,该公司副总出门相送,还赠送了一份精致的伴手礼。这便是企业从细节入手的“留人”之举。当下,“90后”“00后”新生代务工人员,与他们的父辈相比,不仅关心工资收入水平,更在意情感诉求能否得以满足,在乎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
“车轮飞驰,不觉经年。”春运,是一场规模宏大的人口迁徙,更是一次充满温情的人文之旅。民之所需,服务之所至;点滴细节,皆饱含深意。城市的包容度越高,外来务工人员的融入也就更快。希望石狮这座城市的“情暖归途”,能够迎来更多的“双向奔赴”!(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