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第04版:民声·热线 上一版   
下一篇

基层治理呼唤更多“共治共享”

时评

近日,锦尚镇港东村文体活动中心原本空置的单层空间经过改造,变为时尚的台球运动馆。这一举措不仅为村集体新增年租金收入5万元,更通过“三区联创”模式,满足村落、染整园区和企业厂区的群众休闲需求。(详见2月26日《石狮日报》四版)

锦尚镇港东村巧妙地将乡村、园区、厂区的多元需求紧密串联起来,将村文体活动中心闲置空间改造为台球运动馆,成为“三区联创”的共享空间。这一做法,折射出基层治理的大智慧,为乡村闲置资源盘活提供了新思路。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资源盘活始终是一道难题。过去,公共空间改造通常依赖政府主导,采用单向供给模式。由于缺乏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改造后的空间普遍面临“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运营效率低下,久而久之便逐渐荒废,沦为“沉睡资产”。

港东村的实践,打破了这一困境。村委会敏锐捕捉到乡村、园区、厂区等多方群众对文体休闲空间的迫切需求,进而将闲置空间与市场化运营结合,通过引入专业商家运营台球场,不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减轻村集体的管理负担,还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种“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群众受益”的共治共享逻辑,是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生动案例。在此模式下,政府发挥引导与协调作用,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市场主体凭借专业运营能力,保障台球场的高效运作;群众作为最终受益者,积极参与其中,形成良性互动的治理闭环。

以台球馆的成功运营为新起点,港东村还将联动园区、企业,共同策划台球联赛、趣味挑战赛等活动,此举将进一步促进人群之间的交流,构建更加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区域凝聚力,为构建幸福生活圈筑牢根基。

港东村的探索并未止步于单一业态的成功,还将目光投向未来,计划探索引入更多业态,打造复合型共享空间,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此举将有助于保持空间的活力与吸引力,实现从“一次性改造”到“持续性发展”的跨越,为公共空间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黄翠林)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