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蕴藏在六胜塔里的“奥妙”

文化探索

六胜塔局部

六胜塔,又称“石湖塔”“万寿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初年(1111—1113),被称为石狮“海丝三宝”之一,它作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第一个航标,指引着各国驶来商船靠岸,见证了古时候泉州港涨潮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有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这一点已为大多数人所了解。

不过,最近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六胜塔还蕴藏着鲜为人知的“奥妙”:是宋元时期印度佛教文化与泉州本土文化交融并蓄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元代仿木楼阁式空心石塔建筑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妙”。

据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介绍,六胜塔是中国唯一依据印度佛教小乘教派“六胜缘”义理直接命名为“六胜”的佛塔。当年建造这座佛塔的东岳寺僧人祖慧、宗什应是修行小乘教派的高僧。

六胜塔上的金刚、天王造型雄健,手持法器,形态庄严,透露出威武之气;高僧、罗汉、菩萨造型圆润,神情自然,庄严肃穆;塔檐端坐镇塔将军,表情严峻,正视前方……工匠们把印度佛教文化与泉州本土文化相融合,通过雕刻艺术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石塔富有生命力、富有艺术感,是宋元时期印度佛教文化与泉州本土文化交融并蓄的历史见证。

南宋景炎二年(1277),宋端宗受元军所逼,流亡闽南,又为蒲寿庚所阻,未能进入泉州,一度避居石湖,后由石湖出海,逃亡广东。石湖遭到元军洗劫,六胜塔亦未能幸免,被拆毁大半。

元朝,泉州港海外贸易勃兴,六胜塔由蚶江人凌恢甫捐资重建。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十二月兴工,至元五年(1339)三月完工。其建筑风格借鉴了泉州东西塔的建筑技艺,实现了建筑艺术性与结构稳定性的完美结合。

六胜塔的塔基严实,在双须弥座的围护下,塔体重心向下,有利于防风抗震。须弥座不仅保留了石塔的坚固稳定,而且在艺术上增强了庄严雄伟的气势;其平面呈八角形,能削弱来自各个方向的风压,有利于抵御强风袭击;创新性地采用具有抗震减压的“三段式接柱法”;把中国传统木结构的建筑技艺运用到石塔的建筑中,将坚硬笨重的石材雕凿成立柱、栌斗、跳头、楣枋、雀替、飞檐、飞昂等构件,既保留木构建筑的灵动轻盈,也凸显了石构建筑的雄伟浑厚,体现了宋元时期仿木楼阁式空心石塔的建筑风格,可见独具匠心的泉州工匠精神。

(王秀婷 文/图)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