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离百姓很近,工作好坏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透过一块“贴”了21年的社区民警牌,我们或许能看到“人民满意的派出所”凤里派出所不断更新服务为民的“时代答卷”。他们用心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热心的回应,平安建设在进步,警民鱼水情更深。
一块“贴”了21年的民警牌
“这块社区民警牌贴了整整21年,见证了一段社区平安建设的故事。”在凤里街道灵秀路25号的石狮市种子管理站门口,站长李培德指着泛黄的社区民警牌告诉记者,“贴着社区民警警示牌,越来越平安,看久了也就有感情了,索性就一直贴在那挺好的。”
“凤里派出所愿为您服务,民警提示:请注意防火、防盗;要看好自家门户;做好自身安全防范;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共创安全文明社区!”在民警牌上还留有传呼机号码,足以见时间之久远了。
这个社区民警牌的“主人”是时任华仑责任区民警、现任凤里派出所教导员李铭鐏。他回忆,这块社区民警牌是2000年前后上墙的,当时华仑社区周边服装集贸市场高度集中,加之还有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治安环境极为复杂。“当时入室盗窃案件高发多发,所以社区民警牌上有‘注意防盗,看好自家门户’的提醒。”李铭鐏说。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块社区民警牌,颇具“穿越感”,因为如今入室盗窃案件几乎“灭绝”了。李铭鐏解释,基于辖区发达的公共视频威慑以及多年来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入室盗窃零发案”已成常态,自然而然的这类防盗宣传也不再是重头戏了。
这一点,李培德也深有体会,“当年都不敢把摩托车放在室外,即使上锁了也怕被偷。”李培德笑着说,现在安全多了,已许久未听说谁家摩托车被盗了。
“一键通”直通社区民警
“绿色按钮直通社区民警手机,红色按钮与派出所值班报警电话连通。”今年83岁的蔡大爷至今仍印象深刻,他说:“只要轻轻按下社区按钮,有什么困难就可以直接找民警帮忙。”
蔡大爷口中的按钮正是“警民一键通”。据悉,2011年,凤里派出所率先在大仑警务室设置安装的“警民一键通”——绿色按钮与社区民警手机相接,红色按钮与派出所值班报警电话连通。蔡大爷回忆,“只需一键,左边联系民警小李,右边打到派出所里,讲的都是家乡话。”蔡大爷说的小李正是李铭鐏。
李铭鐏介绍,在“警民一键通”的旁边还有“警民联系箱”,这是感应式的,只要居民将信件投放到里面,社区民警马上就会收到短信。
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警民一键通”使用起来颇具科技感。正是在这些便民利民的警民互动中,凤里派出所与社区居民建立了良好的警民关系,不断擦亮“人民满意的派出所”这一金字招牌。
“凤眼守护”越织越密
凤里街道是石狮市的老城区,除背街小巷众多外,民居建筑多依地形自然分布,虽经多期的“城安”系统建设仍有一些盲点。为此,在凤里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凤里派出所与中国移动石狮分公司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联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推进“凤眼守护”安防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在凤里辖区内的“城安”盲点区域布建“凤眼守护”1300路视频资源,结合原有的900余路“城安”视频,可实现对整个街路巷和拐角的全覆盖。
该项目提出“视频资源也是社区基础数据”的新概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城安系统盲点的区域补充视频资源,引导群众在家门口、沿街店面自建视频资源,按照指挥中心“一机一档”的要求,整合到城安系统,实现视频资源覆盖的最大化和实战利用最优化。
石狮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凤里派出所所长蔡建志说:“科技赋能智慧警务,为打击犯罪、侦查破案提供有力保障。”如今,遇有案件办理和服务群众,派出所可依托丰富的视频资源进行排查,无需挨家挨户去调用社会视频。同时,“凤里守护”平台还提供了互联网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供社区居委会应用于服务群众,遇有老人迷路、宠物走失,社区也可方便调取资源服务群众。
(记者 杨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