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07版:人在旅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选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的微笑

■林春凯

“五一”期间搬家时,母亲从老家来到了石狮。

距离母亲上次来石狮,已经六七年过去了。石狮的变化让母亲有些惊讶。带她到她曾去过的一些地方看时,她一直念叨着:“变化太大了!变化太大了!”

夜幕降临时,站在新家的落地大玻璃窗前,看着窗外城市绵延至远处的灯火。母亲问我,那些高楼都有人住在里面吗?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呢?

我向她解释,那些高楼都是近年来新建的住宅小区,晚上看过去有灯光的,就是有人住的。作为东南沿海的一个经济发达城市,石狮外来人口众多。在那些灯光下生活的,许多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

来往的车灯,将窗外道路映照得如同一条彩带。母亲自言自语地说:“现在社会真好!想在哪生活就在哪生活。”不过,不知想到什么,母亲突然又轻轻叹了一口气。而我心里明白母亲为何会叹气。因为在她看来,城市里虽然人多,但人与人之间终究只是陌生人罢了。

70多年来,母亲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老家的乡村。我们兄弟姐妹长大后,一个个都离开乡村到不同的城市生活。母亲偶尔也到儿女们家里小住几天,然后再返回乡村。

这一次母亲来石狮,待了整整一个月才决定要回老家。对于我们的挽留,母亲说,这一次已经算是“长住”了。确实,与她此前每次“小住三五天”,一个月的时间确实算“长住”了。

对于母亲来说,乡村人朴实,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可以聊上半天,有什么事情,喊一嗓子,左邻右舍就会来帮忙。而在城市里,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的她,总觉得自己寸步难行,而我们由于工作的原因,能陪母亲外出的时间很少。让母亲最不愿意待在城里生活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淡漠。

刚到城里“小住”时,遇到左邻右舍,母亲总是如在乡村里一样,不管是否认识,都会笑脸相迎,并主动打个招呼。让她尴尬的是,对于她的招呼,不少人都视若未见。这让她尴尬不已,也使她对我们在城市里的生活质量有所质疑:在这样环境里生活,会不会难受?对于她的疑虑,我只能将原因归结为“你刚来小住,别人不认识”,或者“大家生活节奏比较快,来去匆匆的,可能没注意到你在打招呼”。

对于这样的解释,也不知道母亲是否能接受。但此后到城市里“小住”时,或许是为了避免“主动打招呼遇淡漠”的尴尬,她往往会选择“宅家”。

这次之所以能在石狮待上一个月,母亲解释说,在这个城市里看到许多可喜的变化,除了道路变美了,绿化多了,高楼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和谐了。每天早晨,她乘坐电楼下到小区里散步时,主动向别人微笑打招呼时,许多人也会回以一个微笑,其中一些人再次看到她时,还会主动向她问好。

“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小区里,如果见面时都冷冰冰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那多没劲。”母亲说,现在这样的变化让她感到特别舒适,用她的话来说,“城市一定要有微笑”,有微笑,才会像“乡下老家”一样让人舒适地生活。

细细品味着母亲的话,我突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是啊,这是一个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微笑的城市。而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我,也应该微笑着去面对这个城市,微笑着去面对生活。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