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07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凌恢甫与六胜塔

文化探索

六胜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初年(1111—1113),是东岳寺僧人祖慧、宗什与石湖乡绅薛公素募资所建。只要到过六胜塔的游客都会看到该塔正面高悬的“万寿塔”匾额上镌刻着“檀越锦江凌恢甫立”。檀越,是佛教用语,在这里表示捐资人,说明这座塔是锦江(蚶江)人凌恢甫所捐建的。下款“至元二年丙子腊月日建”,表明重建工程始于1336年底。看来,凌恢甫绝非等闲之辈。那凌恢甫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来历?与六胜塔又有着什么样的缘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吧。

清代《西山杂志》记载:“日湖塔,宋徽宗政和三年,由檀越薛公素、僧祖慧、宗什募资兴造。宋景炎二年,被元兵拆毁大半。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锦江凌恢甫鸠资修造。”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六胜塔的历史变迁。凌恢甫捐资重建与现存六胜塔匾额题刻吻合。“万寿塔”这三个字,是修建者凌恢甫希望此塔可以保佑当地百姓安康长寿的美好愿望而悬挂的。

据说,凌恢甫重建六胜塔之时,将剩余的资金用于修缮东岳寺,寺中原有一方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碑记提及这段历史。可惜,这方碑记已经失落。幸好在1945年,蚶江书法家林英仪曾经摘录东岳寺重修碑记,记载:“余旋录逊清欧阳捷修庙记,记谓此地层峦耸秀,万壑争流,极山海之奇观,神灵之幽宅也。元至元间,凌恢甫造浮屠,兴古刹,刻石为像,备极庄严。”

1989年,傅金星编纂《蚶江志略》时,经过考证,发现凌氏于宋初从河间府迁居蚶江,从事海上贸易,遂成巨富,在安溪澳里建置庄园,1344年侨居泉州朝天巷。而《丽史》记载:“元元统中,天下乱,林丛多群盗。泉之清溪(安溪)澳里凌翁,家富百万,以岁甲申携女无金投郡城(泉州市区),侨居朝天巷街右。”由此推论,凌恢甫即这位百万富翁凌翁。

1954年,吴文良、张步骞、朱鸣泉实地考察六胜塔、东岳寺之时,也看到并摘录东岳寺碑记,确认凌恢甫建造六胜塔的史实。同时吴文良查证了凌恢甫“经营蕃货起家”的身世。

蚶江民间称凌恢甫为“凌长者”,相传凌恢甫以从事香料、珍宝贸易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除了重建六胜塔,凌恢甫还捐资修建蚶江前垵、后垵两处码头,方便船舶停靠。乡民尊崇凌恢甫的家世德望,不敢直呼其名,尊称其“凌长者”。元末战乱,蚶江凌家纷纷外迁,如今散处福建泉州、广东海丰、陆丰等地。

六胜塔匾额及第二、三、四、五层横梁逐层镌刻每一层修造的时间,所以民间流传“凌恢甫独资兴建六胜塔”的说法。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六胜塔是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凌恢甫捐资修建的样貌。

(王秀婷)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