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鸿山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报道之五

风物长宜放眼量平安鸿山在路上

常态化平安建设宣传

五年来,鸿山镇先后荣获“中国休闲面料名镇”“福建省文明乡镇”“福建省劳动关系和谐乡镇”“福建省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乡镇”“福建省基层‘五好’关工委示范点”“福建省安全社区”“泉州市农村宅基地规范审批试点示范乡镇”等称号。

作为长期性、基础性、系统性工程,鸿山镇在抓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平安鸿山建设。

平安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国有句俗话说“平安是福”,“平安”既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期盼,也是社会繁荣发展的保障。近年来,鸿山镇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不断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筑牢基层基础,提升城镇治理水平,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人们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提升。一个开放融合的鸿山,一个和谐平安的鸿山,呈现在人们面前,春华秋实,黼黻盛隆。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把普法宣传与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党委中心工作相结合,以“法律六进”为载体,以贴近群众、关注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为内容,利用节假日或法律施行日等重要节点,通过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20年以来,开展“法治护航企业”、“巾帼暖人心 普法在身边”、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等专题讲座。

为夯实社会基层治理基础,积极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鸿山司法部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法庭庭审观摩、人民调解业务培训、法律服务保障座谈会三大“组合拳”,助力法律服务保障平安建设。

全面落实村级民主议事协商制度,总结推广“一核多元”乡村治理工作经验,强化村级自治、民主议事、纠纷化解工作水平,切实维护镇村安定稳定。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加大普法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农民法治素养,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鸿山镇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时代要义,镇政府、司法所、渔业协会等单位联合,在东埔渔港共建东埔枫桥综合治理中心和信访评理室的纠纷化解平台,以片区共治的抱团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盘活乡情评理,做实访调对接,集约化推进人民调解和信访评理相融互促,并向前行。

自2019年10月建成以来,东埔枫桥综合治理中心和信访评理室共组织开展7件信访评理,成功化解7件,化解率达100%,受理当地矛盾纠纷18起,成功调解18起,成功率100%。东埔村连续三年实现无进京到省越级上访、无大规模集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等“三无目标”。

选优队伍严格制度

选优配强社会综合治理专职干部和村巡逻队等综治组织,签订目标责任书,促进综合治理工作规范化运行,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新格局。坚持严格落实综治例会制度,通过召开例会及时掌握各村敏感信息及不稳定因素,有效预防事件的发生;严格落实专项工作会议制度,针对上级部署的专项工作,专门召开信访新条例学习、防电信诈骗等学习动员部署会,周密部署、统筹做好非常时期、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制度,对辖区内拆违等重大项目都在事前作出稳定风险评估,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2020年以来,鸿山镇培养了第一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55名。通过这些“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三调联动互联互通

充分发挥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职能作用,融合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边防所、法庭、律师所、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坚持以矛盾纠纷100%排查,100%稳控为目标,努力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成立鸿山镇社区融合治理中心,积极推进社会融合治理、“三调联动”“三所联调”工作机制的落实,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实现派出所、司法所、律师所在矛盾纠纷调处上的互联互通。2020年以来,累计调处矛盾纠纷27起,涉及人数76人,涉及金额268万元。

“站在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我们将努力实现一个安全领域更全面、人民群众更满意、治理体系更科学的平安鸿山,为全面建成现代化滨海工业强镇提供安定稳定的发展环境。”鸿山镇领导表示。

(记者 张军璞)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