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3版:夕阳红·国际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老人发挥优势,陪娃开心过暑假

  暑假期间,对于双职工的父母来说,带孩子的任务,只能落到老人身上。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几位帮儿女照看娃的老人,他们表示,在家照看孙辈,除了关注孩子吃喝外,还得想方设法让孩子过一个丰富充实的假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丰富孙辈暑期生活的。

带着孙辈晨起锻炼

担心孙儿宅家会变胖,喜欢跳广场舞的张阿姨,每天吃过早餐后,都会带着孙儿在阳台上跳半个小时的广场舞。“尽管孙儿跳的动作不标准,但总归是动起来了,比坐着或躺着要好得多。”张阿姨笑着说道。

年过六旬的刘女士有每天早起锻炼的习惯。暑期里,刘女士就经常带着外孙女前往龟湖公园晨练健身。“刚开始,外孙女有些赖床,不肯起床。”刘女士知道外孙女有颗爱探索的心,于是她就不提晨练,而是在叫外孙女起床时,跟她说,“今天要不要跟外婆一起去公园寻宝。”外孙女一听要去寻宝,二话不说,就催着她帮忙换衣服。

刘女士说,经过半个多月的坚持,她的外孙女已经能自主早起,跟她一起去公园参加晨练了。“暑期里的气温高,白天基本上也不怎么带孩子出门,孩子们除了日常的作业外,在家不是坐着就是躺着。”刘女士说,这样很容易变胖。她建议,有健身习惯的爷爷奶奶辈,不妨在外出锻炼的时候,带上家中的孙辈一起运动。

把自己的兴趣教给孩子

今年60岁的郭大姐,平时店里生意不忙时就喜欢做手工花。她的手工活,深得家中孙辈的喜欢。这不,暑期刚开始,两只“小神兽”就从厦门飞奔到石狮,还表示这个暑假一定要学会做手工花。

因此,趁着孙辈们放暑假,郭大姐成了孙辈们的“家庭老师”。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郭大姐都会在她的小卖部里教孙辈做手工花。郭大姐做手工花的材料大部分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比如包装水果的海绵网、购物带回来的编织袋、还有包装礼品的丝带……这些在孙辈们眼里的垃圾,到了郭大姐手里,摇身一变,就成了各种漂亮的手工花。如此一来,更是激起了孙辈想跟她学手工制作的欲望。郭大姐说,手工制作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孩子一旦有了好的专注力,以后在学习上也就不那么容易分心。

有着多年学习书法经验的林大姐,在暑期里也充当起了孙辈们的书法老师。每天花一个小时陪他们一起练字画画,尽心地将自己的特长教给孙辈。喜欢唱南音的蔡大姐,暑期里带着孙辈在家一起学唱南音,别提有多畅快。老人们认为,能把自己的兴趣教给孙辈,是一件幸福而又有意义的事。

带着孙辈参加志愿服务

热心公益事业的老王,这个暑期已经带着孙儿多次下乡,前往帮扶对象家中探望。在老王看来,暑期正是培养孩子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的品质和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好时机。记者了解到,其实在老王孙子很小的时候,老王就经常带他参加志愿服务。

来自祥芝美丽海岸志愿者协会的老蔡告诉记者,每年的寒暑假里,他都会带着家中的孙辈一起参加净滩活动,从小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引导、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当然,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家实际情况,与孙辈一起规划,在量力而行、注意安全的情况下,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到养老机构做志愿服务等,充分利用暑假开展实践活动,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假期。(记者 刘晓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