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英采取“一对一”的资助模式,她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自掏腰包、自带干粮,实地走访学生家庭,满足资助人通过网络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要求。
多年来,通过网络,刘发英募集助学善款,资助贫困学生两万余人次。一位在“英子姐姐”帮助下读完大学的女孩表示,要加入助学团队,把爱心传递下去……
伴随乡镇合并,刘发英被调到白沙坪小学。一天,学校来了两名助学网站的志愿者。刘发英陪他们翻山越岭走访贫困学生,随后,学生信息被发布在网上。不久,便有爱心助学款寄到学校。
之后,刘发英探索建立“英子姐姐”助学网,并成立助学团队。为了让资助人放心,刘发英把自己的真实信息都公布在了网上,请社会监督。
土垒的小屋里,两条板凳、几块木板搭成的床、一张桌子、一盏煤油灯,自带的两床棉絮和一箱书,就是二十九年前刚到黄柏山乡任教的刘发英的全部家当。
黄柏山乡是当时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最边远贫困的山乡之一。刘发英常帮贫困学生垫付学费和生活费,这一帮,就是十余年。然而,仅靠她微薄的工资,难以帮助更多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石狮日报社联合主办的“连艺芬芳”专栏,第十五期介绍的名家是胡博综及其连环画作品《托起大山的希望》(节选)。
胡博综,1941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连环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美术出版社编审、副总编辑,福建省连环画插画与绘本人才智库专家。
胡博综早年从事连环画创作,后又从事国画创作。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国外的展览,其中中国画《故土情》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连环画《十二品正官》《倪焕之》先后获得全国二、四届连环画评奖二等奖;《要是我当县长》获得全国三届连环画评奖最高奖;《秦淮世家》《海迪姐姐的故事》分获第十、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先后有三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