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卢氏族谱》记载,卢氏子民于晋唐时期入闽肇泉。明洪武年间,沿港“卢江”沟建屋定居,又称“港据”,后以姓氏冠名,是为“卢厝村”。
卢厝村位于石狮市东南隅,是石狮市第一个建立地下党支部的老区革命基点村。自明代起,卢厝村为保家护村,抵抗倭寇及盗贼侵扰,聘请拳师传授技艺,建起卢厝狮阵,并传承至今。狮阵俗称“刣狮”,由阵法、武术和弄狮盘打组成,是集兵战阵法和武艺训练、民俗表演的传统体育、技艺表演形式。
记忆名片:“红色+狮阵”文化
1932年初夏,卢厝村菲侨卢斌郎受党组织指派返回故乡,创办“卢江小学”,建立石狮市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卢厝支部,卢斌郎任支部书记。党组织以狮阵为掩护,组建农会和武装赤卫队、儿童团、文艺演出队,传播革命思想,培养村里进步青年向党组织靠拢。随后,星星之火,在石狮燎原。2019年7月1日,石狮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卢厝村揭牌开馆,并被泉州市委宣传部授予“泉州市爱国教育基地”。
在第一个党组织成立时期,狮阵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300余年里,卢厝狮阵以个人师徒授受、举办培训班集体传承等方式延续至今,依然保留宋明时期的兵阵战法,气势恢宏的阵容,尽显勇猛坚毅的武林风范和集体齐勇的精神文化奇观。2008年,卢厝狮阵被福建省政府列入非遗文化名录。2021年,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石狮狮阵为代表的泉州刣狮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