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4版:网事·镇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络“地下执法队”曝光: 以“差评”“打假”敲诈电商

瞬间给网店下上千个订单,然后集中退货并给差评;以“没有官方授权”等理由向平台举报,要挟店家交“保护费”……

近日,福建莆田警方破获一起网络犯罪案件。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出现类似案件。这些案件通常手法简单粗暴、蔓延迅速,参与者不少是青少年,值得高度警惕。

不久前,莆田警方通过数月侦办成功破获一起网络犯罪案件,抓获嫌疑人15名。案件涉及被敲诈网店1200余家,涉案金额超过300万元。

专案组成员、仙游县公安局网安大队负责人王正亮说,网安部门在巡查中发现,有网民有组织地频繁在电商平台下单,然后给差评、要求退款,行为异常。通过顺藤摸瓜,警方掌握了该团伙的犯罪事实及内部架构、作案流程。

经查实,自去年10月起,团伙核心、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先后创建100多个QQ群、微信群,发展了十几名骨干成员,打着“地下执法队”的旗号,在多个电商平台短时间内集中下单,之后集中给予差评并退款,以此要挟卖家缴纳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的“保护费”。

据警方介绍,一些网店的不规范经营行为被犯罪嫌疑人盯上。比如,一些新注册的网店没有取得品牌方的授权证书;有些网店商品库存不足,而平台对发货时限有明确要求;还有的网店在商品介绍中使用了“最好”“绝对”等违反相关法律的“极限词”。瞄准“猎物”后,犯罪嫌疑人组织团伙在短时间内制造大量交易,然后给予差评或进行投诉举报。同时,私底下提出撤销差评或投诉的附加条件,向商家施压。

一个被敲诈勒索的网店经营者告诉记者,一旦短时间内涌入大量差评,轻则影响网店曝光率,重则会被平台和市场监管部门处罚。为了花钱消灾,这名网店经营者给犯罪团伙转了8000元“保护费”。

在团伙核心成员操纵下,各个违法犯罪步骤环环相扣又相互独立,很多外围参与的未成年人以为自己只是单纯地下单、退货,直到被专案组抓捕时还不知道已经涉嫌违法犯罪。(新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