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10版:闽南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七碑记见证华侨捐资重修石亭寺

南安丰州石亭寺主殿西侧,现有7块黑页岩材质碑记,其主要内容讲述:南安海外华侨为石亭寺重修、重建进行捐资。其分别如下:

左上起第一块为:《实叻题捐芳名》。实叻,为音译用字,指新加坡。其中有漳州、南靖、安溪、朵桥、大埕(码头)、平饶、海阳、英内、海登、潮州、同安、岩浦、观音亭等地百姓捐资内容,以谢长成捐银参拾元数量最多。

左上起第二块为:《实叻、仰光二次题捐共实交来银五百捌拾肆元(584元)》,其中记录了买“先茂号”杉及运费,花费银150元;买“石连”并扛工,花费银183元;买“九脚桥”(地名)田、窑料、寺后茶□连园底字、灰窑、藤竹、家器什物、石碑并刻字及路费等,合并花费银717.78元。光绪二十五年(1899)岁次己亥蒲月(五月),重修石亭寺护厝住持僧仝立石,泉郡石室居□。

右上起第一块为:《仰光题捐芳名》,其中有南安十四都、十五都等华侨进行捐资,落款为:光绪戊戌年(1898)仰光募缘董事。

右上起第二块为:内文附捐资人所处丰州后田、东头、大埕、内寮、田坤等地。光绪二十四年岁戊戌(1898)在实叻募缘董事诸绅衿耆立(六十岁以上的儒生)。

左下起第一、二块为:《重修莲花峰不老亭东楼碑记》光绪三十四年在实叻(新加坡)董事诸君题刻芳名开列于左,实叻题捐芳名。宣统元年(1909)正月,诸董事住持释明宗募缘X才仝立石。

右下起第一块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小吕宋(菲律宾马尼拉)董事勒诸君题捐芳名开列于左,小吕宋珉地题捐芳名》宣统元年(1909)正月,诸董事住持释明宗募缘X才仝立石。

由以上石刻内容可见,对石亭寺的建设,新加坡华侨捐资最多,其次是缅甸与菲律宾华侨。自古而来,石亭寺周边种植福建省第一种茶叶“石亭绿茶”,又名“莲花峰茶”,此茶深受海外华侨喜爱!在清末民初,当地百姓曾通过厦门码头销往海外。

石碑所提及的释明宗,为明宗法师(约1850—1912),俗姓吴,二都(今泉州)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明宗法师主持重修不老亭。光绪三十二年(1906),明宗法师持一瓶一钵轻身前往实叻、吕宋、仰光等海外国家募缘。光绪三十四年(1908),其归国,续修东、西楼等,使得整体寺貌焕然一新。

由石亭寺7块石刻可见,海外华侨对家乡建设,对宗教名胜古迹传统文化的弘扬,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此为华侨与家乡之间的互动,是爱乡之情的体现,流淌着难以割舍的丰厚情感! (洪少霖)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