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5版:精品赏析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疫情影响下网拍应担起艺市前行重任

本报评论

受到近期疫情影响,很多原计划中的线下春季拍卖活动不得不推迟举行。不过好在最近两年的艺术品网拍愈发成熟,一些拍卖行已经未雨绸缪,适时推出了场次多样、品类丰富的网上拍卖活动,受到许多收藏者的关注。

近日,北京保利推出的POLYONLINE网上拍卖活动,呈现了包括“入微——新中国邮品”“文华——中国书画”“名家版画及衍生品”等在内的十余个专场,其中不乏精品佳作。因为网拍作品的估价和起拍价大都很“亲民”——普遍在数百元至几万元之间,所以吸引来诸多藏家围观跃跃欲试,有不少拍品的竞拍过程激烈。如一枚1980年T46庚申年猴票新票,以2万元起拍后,引来13轮叫价角逐,最终以3.2万元成交;另一组全套6枚的1964年特65革命圣地延安新票,以1万元起拍后,经过20轮叫价,以34050元成交易主;书画拍品中亦不乏于右任、程十发、沈尹默、赵朴初、罗振玉等名家力作,竞拍过程同样热烈。

无独有偶,中国嘉德打造的“聚合·Guard Art·青年艺术100·第三期”网上即刻拍,推出了38件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虽然大都是80后、90后,但已经有多件作品的成交价格突破5万元,显示出市场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挖掘和认同,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收藏者对于网拍方式的积极认可。

不久前中拍协发布《2021年全国十二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显示,网络拍卖迅速普及,线上预展、线上竞投、线上结算已成常态,不仅如此,线上拍卖也成为拍卖行“破圈经营”的重要渠道。事实上,网拍也极大地丰富了收藏者购藏艺术品的视野,拓展了藏家们的收藏思维和方式,尤其疫情影响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网拍作为一个“突破口”,应当勇于担起艺市前行的重任。(王国良)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