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4版:悦读·菁菁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歌德人生智慧的“百科全书”

作为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和公认的世界文学巨人,歌德是了解德国乃至欧洲文学绕不开的人物,而要真正读懂歌德,除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作品,还离不开《歌德谈话录》。

德国诗人艾克曼的这部作品详细记录了歌德最后岁月中的行迹与思想,全景式呈现歌德在文学创作、哲学思考、艺术探索、科学研究乃至事务管理等各领域多维度的人生,堪称认识歌德的权威文献。

1823年,青年艾克曼抑制不住自己对歌德的真挚热爱和崇敬,怀着朝圣的心来到歌德所生活的城市魏玛。此时,艾克曼31岁,歌德74岁。

随后的九年,对于两人而言是一段相互成就的岁月:歌德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倾囊相授,指点艾克曼提升文学修养与精神境界;艾克曼则全力辅助歌德工作,同时默默记下歌德最后的人生行迹与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言谈。

1836年,歌德去世四年后,艾克曼将自己与歌德相伴历程中记录下的谈话等内容整理成两卷出版。在这两卷中,艾克曼记载了自1823年至1832年这九年间的诸多重要时刻,但这并非他全部的回忆。后来,艾克曼又出版了这部谈话录的第三卷,作为前两卷的补充。

第三卷的特殊之处在于,除了艾克曼自己的记录与回忆,还收录瑞士人索勒所记载的大量谈话内容。索勒比艾克曼早一年来到魏玛,与歌德交往甚密。索勒在自然科学方面颇有造诣,与热衷于科学研究的歌德有着相当多的共同语言,他的记载赋予这部谈话录更为丰富的内容。

《歌德谈话录》曾被哲学家尼采誉为德语文学最佳作品,在中国已有多种译本,但多为选本,且侧重于和歌德作家身份相关的文学创作、文艺思想等内容。此次译林出版社推出的全译本,由南京大学资深翻译家洪天富从德语直译,完整收录三卷共325篇文章。

这部全译本,除歌德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想之外,呈现出更多内容:歌德与欧洲文艺界的互动,如席勒、拜伦、司各特等名家;歌德在科学方面的探索,如植物变形、颜色学等;歌德年轻时的情感与老年时期的经历等。

此外,艾克曼撰写的前言以及长篇自序也收录其中,从中可以看到艾克曼在见到歌德之前三十年间坚持不懈、求知若渴的人生历程。为帮助读者系统认识这部作品,译者还特别撰写了长篇后记,从文学创作、思想方法、世界观、文艺观等多个角度,归纳全书主题。

通过《歌德谈话录》这部记载着歌德人生智慧、创作活动的“百科全书”,读者可深入歌德的精神家园与文学世界,解读歌德何以成为多维度的人。借助这部谈话录,读者将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深刻而有趣的歌德。(水上书)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