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 徐建平
这枚周元通宝铜钱(见图),外径24.6、内穿5.5、厚1.6毫米,重3.45克,生坑,红铜质。钱的文字风格为楷书。从钱的形制特别是背面的外、内廓和肉看,类似明代制品。
周元通宝铸于五代后周时期,一般径24—25毫米,重3.5—3.7克,文字为八分隶书,形仿唐开元,制作精工。由于此钱铸造的铜材是周世宗柴荣下令裁并天下寺院、沙太僧尼、毁铜佛像而铸造的钱,与佛有缘,故而后世附会增益,诸如佩之可治疟疾、难产等。到了顺治初出现了每枚古周元通宝小平钱价值制钱一缗的状况,因而后世不断有仿铸的,特别是明清以后多有仿铸。
从这枚周元通宝看,它显然不是出自周世宗柴荣时期,而是一枚后人仿铸的周元通宝。从钱文风格、形制、铜质等综合要素看,它更像明晚期的,尤其“通宝”二字类似于大明通宝的“通宝”二字。明晚期也有用红铜铸铜钱的历史,如大明、永历等,而清代也有用红铜铸铜钱的,主要是新疆一带。
综上分析,这枚周元通宝,应为明晚期的南明朝所铸的带有祈愿、祝福、驱疾害、保平安等含义在内的非行用钱,其当时的铸量也不会太多。